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南京一高中班级试行“分数银行” 考砸了可以“借分”!
2017年01月10日 09:28:50 来源:扬子晚报 王 璟

  考试考不好,可以向“分数银行”借分!南京一中高一AP班率先试行了“分数银行”,这让不少学生大呼“太人性化了”!不过记者了解到,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借出去的分是要还的,还能分期“贷分”。不过“贷分”可不是随便贷的,不仅可能有“利息”而且需要“担保人”,如果学生出现违纪等问题就取消“贷分”资格。学校这一新鲜的举措推出以后引发不小的反响。 扬子晚报记者 王 璟

  考试失利怎么办?可以“贷分”变“及格”

  考试考砸了怎么办?这是学生们最大的担心。不过,在南京一中高一AP班,考试考砸了还能借分。高一AP班的桂同学就靠“分数银行”借分,过了期中考试的物理关。原来,这学期期中物理桂同学失手“挂科”了,但她从“分数银行”借了7分,最后期中成绩变成60分。不过,这60分保不保得住,得看她期末发挥,因为期末考试她得把这7分还回去。如果还上了这7分,那么她的成绩单上就不用挂红灯了。

  据了解,“分数银行”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高一AP班的49个学生中,已经有13人次申请到了“贷分”。“因为生病的缘故,落了一些课,最后地理没考好,多亏有‘分数银行’,给了我补救的机会。”小朱同学告诉记者,由于期中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在生病,有几节地理课没来上,因为当时没有非常重视,就只是在家里看书自学,但自学的效果肯定没有听老师上课好,有一部分还没有完全看懂就去考试了。“考卷后面的一道大题都是跟这个知识点有关的,正确率较低,考试成绩就不是很理想。我非常后悔,如果我一开始就重视地理,在老师有空的时候把我缺的课及时补上,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成绩。非常感谢一中AP班开设‘借分银行”,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也是自己给自己一个弥补机会。”

  帮学生“还分”,甚至有老师放“高利贷”

  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学生们“还分”,一中AP班各科老师也各显其能。地理老师杨爽采取了多形式“还分”的做法,如果学生能提供一个高质量的课堂演讲、让同学们都有收获,就可以“还分”。当然,做出好的验证实验也能“还贷”。而生物老师麻海宁则推出了“高利贷”,学生借一分要还两分,此举也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加发奋学习。此外,老师们还有权要求借分人提供担保人。担保人必须为同班同学,在借分人不能还分的情况下可能代为偿还借分。而对于借分人后期无力还分的状况,评审会有权强制扣还分数,并有权强制执行担保人分数。对于借分不还或逾期还分的借分人,评审会将其列入黑名单,限制其今后的借分行为。

  “59分和60分,学习水平上并不大,但是对于学生的心理影响却很大。推出这个‘分数银行’,就是给学生们‘吃后悔药’的机会。”物理老师于红梅说,除了大考可以“还分”,老师们也都设法创造机会给学生“还分”。

  “形成性评价”比“终极性评价”更科学

  据了解,“分数银行”概念源自金融体系中的实体银行。南京一中国际部主任黄侃说,为了推出这一举措,学校专门请了在银行工作的家委会成员帮忙,从“贷分”流程、申请报告、担保人、评估给分等多环节都予以规范。根据规定,“分数银行”的借贷对象暂定为高一AP班学生,借贷学科是更注重学习态度的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平时测验、期中或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同学,都可以申请“贷分”。

  “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反馈、矫正、提高,而不是刁难、惩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南京一中国际部主任黄侃老师表示,学生考不好原因有很多。“在一个学习阶段末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往往是易于量化的分数,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考定终身’。南京一中从AP班试点推出‘分数银行’,其目的就是探索新的评价机制。在我们看来,‘形成性评价’比‘终极性评价’更为人性、更为合理,更为科学,这种评价主要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自学能力,它符合世界潮流,与世界接轨。”

标签: 学生;银行;考试;担保人;老师;同学;评价;南京;学习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雪域草原赛骆驼

每日关注
  • 期末替考成大学生赚外快新渠道 价格几十元至上千
  • 标本兼治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
  • 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将于3月举行
  • 走近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相关阅读
  • 银行获贷率不足一成 企业融资难成物流行业发展瓶颈
  • 哲学专业:曾经的思想殿堂如今成调剂专业收容所
  • 给中学生一些社团时间有什么不可以
  • 学生举报学校雾霾天未停课 个人信息被泄露遭约谈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