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首页 浙江在线首页网站地图
  • 网上签证
  • 网上挂号
  • 住在杭州网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首页
  • 浙江
  • 人事
  • 高层
  • 即时报
  • 视频
  • 图片
  • 人文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地下空置与地上拥挤并存 如何解决停车难问题?
2017年01月17日 08:03:41 来源:人民日报 杨文明

  为了解决停车难问题,不少城市都对新建小区停车位数量做了硬性规定,不断提高车位比。然而,非一线城市车位销售情况并不理想。新建地下停车位产权到底归谁?如何解决地下空置和地上拥挤并存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建了会赔钱,不建还不成

  “比住宅多,比住宅还难卖。”在西部某省开发房地产的辛鸿(化名)说起新建小区的地下车位一脸无奈。“知道建了会赔钱,可只有配建了足够数量的停车位,楼盘才可能拿到预售许可证上市销售。”辛鸿告诉记者,从原来的一户一个停车位到每100平方米地上建筑配一个车位,车位成为商品房的标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不过,新建小区想要顺利售出这些车位却有不少困难。首先需要理顺的问题便是产权。“不是说车位归业主共同所有吗?为什么还要出钱买?”这是不少业主提出的质疑。

  “我们开发的小区停车位均有车位证。建设前均取得了规划、建设部门许可,所有权归开发商,可以公开出售,不存在争议。”辛鸿说。

  “不过有的新小区只能租车位、不能买车位。”辛鸿告诉记者,除了拥有产权的停车位外,现实中存在大量人防工程交由房地产开发商使用的情况。“这部分车位,开发商只获得了使用权,只能出租、不能销售,租赁期限不能超过20年。”辛鸿介绍。

  西南某城市规划部门干部荣科长告诉记者,人防工程产权归政府所有,但实际上,不少开发商已经将建设成本均摊到了住户房价中,“有些情况下住户支付购房款时相当于已经支付了车位成本,再付租金肯定是吃亏的。”然而,到底哪些楼盘已经将地下人防工程均摊入购房款,这并不好认定。

  “无法办理产权证的情况相对复杂,类似人防工程类的停车位,如果建设过程中未将成本分摊到业主,经过人防部门同意,可认定开发商有使用权;如果建设人防工程成本已经均摊到购房款上,则认定归全体业主共同所有更合理。”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葛磊律师说。

  车位价偏高,降价空间小

  辛鸿告诉记者,他所在城市新开盘小区停车位的现状是:大量车位闲置,业主不愿买,或根本买不起。

  荣科长告诉记者,由于之前老小区停车位欠账太多,因此各地多次上调车位比,目前,大多数非一线城市均出现停车位相对过剩现象,“销售也遇到了瓶颈。”

  “按照现在市场均价,地段好些的楼盘八九千元每平方米,100平方米的房子全部办下来接近100万元,但车位却要卖到十几万元到20万元之间,车位价格是购房价格的10%—20%,确实偏高。”辛鸿说。

  车位降价销售行不行?辛鸿表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辛鸿告诉记者,如果算上财务及其它配套建设成本,留给房地产开发商的降价空间有限。

  荣科长表示,从车位去库存的角度,可以考虑买房同时买车位或者将拥有车位作为购车前提条件,但在房地产本身去库存压力巨大的情况下,这一政策无论是合法性还是可操作性都存在不少疑问。

  荣科长认为,不少小区停车位不对社会车辆开放,这导致有的地方一方面大量地下车位空置,另一方面不少车辆地上违停。而有的行政执法部门以罚代管,甚至以罚款作为创收手段,所以因违停所导致的路面拥堵,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租赁有隐患,业主频叫苦

  不少小区在入住率较低时,采取“以租代售”的方式,以较低的租金鼓励买不起车位的业主长期租用车位;然而随着入住率提高,车位销售情况转好,有的开发商会撕毁合同,大幅度提高租金甚至以售代租,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放开住宅小区停车服务收费价格后,不少开发商单方面涨价,有些甚至涨价50%乃至翻番,每年动辄三四千元的停车费让不少业主叫苦不迭。“已经入住了再涨停车费,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这不合理。对我们业主来说,开发商处于强势地位,租金说涨就涨。”有业主表示。

  葛磊认为,单个车主跟开发商议价能力很低,建议成立业委会进行集体议价、依法维权。

  此外,以租代售对租赁者来说法律风险也不小。不少长租车位的产权证仍在开发商手中,而车位租赁往往不会去相关部门登记,少数开发商会拿车位证作抵押贷款。“建议业主签订车位租赁合同前先了解车位的产权情况,一旦租赁后建议到产权部门及时登记。”葛磊提醒。(杨文明)

标签: 停车;车位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探访河北蔚县西古堡村

每日关注
  • 图解:国务院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 环保部交叉督查4省散小乱污企业 利用无人机等手段
  • 6万余元公积金消失后“剧情”反转 报案人报假案
  • 调查:55.5%受访者雾霾天戴口罩 首要标准舒适度高
  • 中国宏观税负低于世界水平
相关阅读
  • 住建部部长应询中国停车难:对家庭轿车爆发式增长准备不足
  • 世界互联网大会即将召开 记者带你玩转乌镇高科技
  • 从乌镇看未来的互联网生活
  • 电动汽车充电难题怎么破? 专家称合作建桩最靠谱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