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辽宁首次公开确认经济数据造假
2017年01月18日 08:04:13 来源:浙江在线

  1月17日,辽宁省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在辽宁人民会堂开幕。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求发代表省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辽宁克服重重困难,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199亿元,同比增长3.4%,超额完成目标。

  报告中的一大亮点是对过去出现的问题、偏差,丝毫不回避。陈求发在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所辖市、县,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问题,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2015年辽宁财政收入增幅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

  对此,辽宁省省长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解释,“我们顶着面子上难看的压力,认真地挤压水分,2015年夯实了财政收入数据,2016年以来努力夯实其他经济数据。”

  虚增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

  虚增比例高达23%

  陈求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额等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这里固然有‘三期叠加’的影响和主观努力不够等因素,但主要原因是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思路一度背离中央的决策部署,背离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含有水分。”

  报告援引了国家审计署2016年的一份文件:“辽宁省所辖市、县财政普遍存在数据造假行为,且呈现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手段多样等特点。虚增金额和比例从2011年至2014年,呈逐年上升趋势。财政数据造假问题,不但影响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决策,还影响到中央对辽宁省转移支付规模,降低了市县政府的可用财力和民生保障能力”。除财政数据外,其他经济数据也存在不实的问题。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辽宁省所辖市县虚增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虚增比例高达23%。

  财政收入虚增空转

  百姓每人多交税收1000元

  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辽宁时严肃指出,“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不客气地说,在经济数据上,前一任挖了一个巨大的坑。”辽宁一位地级市政府研究室主任痛心地说,“欠下了近万亿元的巨额债务,辽宁现在不是在平地起楼,而是在坑底爬坡。”

  2014年以来,辽宁经济数据很难看。地区生产总值是负的,财政收入一段时期两位数下滑,固定资产投资60%-70%的下跌。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降,但经济社会基本稳定,民生也未受太大影响。对此,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研究员直言,一段时期的这种断崖式下滑,很难用经济模型来解释。除了经济自身确实困难外,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之前的经济数据不真实,存在大范围造假。

  当地经济研究专家介绍,一些县区过去经济数据至少有20%-30%的水分。沈阳周边一个县,2013年统计的财政收入是24亿元,审计署审计后“修改为”不到11亿元。类似情况的并非个别现象。比如,岫岩满族自治县虚增财政收入8.47亿元,高出同年实际财政收入的127%。

  财政收入数据造假,“吹牛也要上税”,也让辽宁一些地市付出惨痛代价。一个地级市市委书记告诉记者,在分税制体制下,财政收入虚增的税收数额,也要按比例向中央和省上缴。前几年财政收入虚增空转,百姓没有得到好处不说,相当于平均每人要多交税收1000元!

  2016年8月,辽宁省委在巡视整改通报中指出:“对全省各地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进行严格评估审核,做到基层数据准确、宏观数据匹配,指标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对经济数据造假的,一经发现依纪依法追究责任。”目前,辽宁正在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落实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那些年的辽宁官场

  2014年7月7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正式向辽宁省反馈巡视情况。64岁的时任省委书记王珉代表辽宁省表态,说巡视报告“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完全符合辽宁实际”。

  半个月后,辽宁省政协副主席陈铁新成为辽宁“首虎”,主要问题在于在朝阳市委书记任上收受贿赂。此后一年多,辽宁再无省部级大老虎落马的消息。

  2015年7月,王珉调任全国人大。一年半后,2016年2月,辽宁成为首批中纪委“回头看”的省份。

  2016年3月4日,原辽宁省委书记王珉落马;

  2016年3月16日,原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阳落马;

  2016年4月6日,原辽宁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苏宏章落马;

  2016年8月27日,原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玉焯落马。

  这落马四虎,均在2011年-2014年期间在辽宁政坛担任要职,通报中,不约而同提到“拉票贿选”四字。贿选,成了辽宁官场乱象的一个缩影。后来公布的《辽宁省委关于巡视“回头看”整改情况的通报》对辽宁的官场乱象直言不讳:“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辽宁的政治生态已遭到严重破坏,有些问题积弊较深,彻底扭转仍需时日”。

  糟糕的政治生态直接影响的就是经济的增长。2016年7月,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上半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GDP增速表,辽宁垫底,还是全国唯一的一个负增长省份。辽宁省委书记李希说,辽宁经济出现的困难,有结构原因,有体制机制原因,也有政治生态的原因。几个原因搅和在一起,成为辽宁困顿的枷锁。 本报记者整理

  宁可面子难看,不搞数据注水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敢于揭示问题、勇于自我批评,展示了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传递出了树立正确政绩观应有的担当。

  政绩吹牛,贻害无穷;数据造假,隐患叠加。注水的数据经过层层传导,最终会造成一个地区甚至全国宏观经济数据失真,反过来也会干扰经济的运行,损害政府信誉和党的形象。这种做法也不为法律所允许。

  数据注水,图的是“面子好看”,其实既伤里子又伤面子。宁可面子难看,也不搞数据注水。在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辽宁横下一条心,不被外界议论所干扰,认认真真挤压水分,夯实数据。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9.3亿元,增长3.4%,超额完成预期指标。一些市县负责人说,现在财政收入的每一分钱都是真金白银。统计造假根子在扭曲的政绩观。各地当以辽宁的做法为镜鉴,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绩考核体系,破除“数字出官”的弊端,让干实事、做实账成为一种规范和常态。 据新华社

标签:辽宁;辽宁省;经济数据;辽宁省委;财政收入;造假;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金林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