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微信开启中国农牧民春节“新过法”)
“每年200元人民币,随便用,可以视频,也可以收发红包……”61岁的孙根锁娴熟的拨弄着掌中手机嘿嘿笑着。
与往年不同的是,居住在中国北方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的孙根锁,从除夕至今不仅和亲友问候时用微信,为孙子发红包也用微信,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外地亲友视频聊天时,不用吝啬流量。
孙根锁认为,这一切都是在家里“拉”了网线后所发生的变化。“没想到这根网线作用这么大”,对于在视频聊天的感受,他说,跟面对面一样样的,如在眼前。
一根网线正在改变大多数农牧民的“过节习惯”。
“不必在冰天雪地中,挨家挨户的表达过节心意……”高娃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牧民,她说,往年总会和家人开着车去看望亲友,有时碰到下雪天,开车很害怕,现在好了,通过微信就可以省去这些程序。
“现在很多牧民都会收发红包,别看他们每天不出门,其实外界的很多大事,他们都知道。”高娃笑呵呵地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微信也是在外游子了解乡情的“绿色通道”。
48岁的王成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的一位种植大户。他说,在该村用微信聊天、收发红包等已成常态,为了能够进一步拉近乡情,该村组建了“幸福生活微信群”,一些在外的游子亦在其中。
“从除夕到现在,群里热闹非凡,拉家常的、畅想新年工作的,甚至还有为单身者介绍朋友的……”王成表示,随着高科技的逐步深入,微信群在农村已取代过往的“串门拉话”。
微信在改变农牧民过节习惯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农村牧区的“过节思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60岁的王飞,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西乌兰不浪乡的农民,他说,现在如果想见面,随时视频,即便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也不再抵触这些新玩意。
“如今很多农牧民家里都拉了网线,现在固定电话早已成摆设了,时代的变化太惊人。”这位憨厚的农民这样表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