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南海“历史档案”原来长这样
		
		
			2017年02月17日 15:54:43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南海的“历史档案”长啥样?——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的第一管样品目击记)

2月15日,科学家在“决心”号岩芯室里工作。 2月15日,在“决心”号大洋钻探船的岩芯室,许多科学家围在一起,对着刚刚切开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第一管样品,热烈地讨论着,连连赞叹。在他们眼里,这些科学样品是南海用自身“文字”书写的一页页“历史档案”。只要运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手段,将这些博大精深的“历史档案”翻译还原,就能读懂“南海天书”中的某些篇章。参加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67航次的33名中外科学家,抵达南海目标海域的当天,“决心”号就顺利开钻。当“决心”号上的APC液压取样设备,将第一根长10米的透明取样管带回船上的时候,人群里一阵沸腾。取样管里装了2.5米海水和7.5米沉积样品。这意味着海底的泥水交界面被成功捕捉,第一钻成功了!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标签:南海;大洋;历史档案;钻探;取样;岩芯
			责任编辑:蒋敏华
		
		
		
					
						
					
			热点新闻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