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总理提到的欧洲对华高科技出口限制是咋回事?先要知道“巴统组织”和“瓦森纳协议”
2017年03月15日 21:10:38 来源:浙江在线 屠晨昕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浙江在线3月15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屠晨昕)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关于欧盟对华巨额贸易赤字时,表示中方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希望看到贸易平衡,李克强特别强调:“如果你们欧洲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那贸易不平衡的状况就会有明显改善。”

  中欧贸易怎么个不平衡法?欧洲对华严格限制的高技术出口,又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与欧盟均属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列,两者的贸易规模堪称“天量”,然而天平却向中国方向严重倾斜。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5 年中国是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国,不过,欧盟27 国对中国出口为1870.8 亿美元,而自中国进口则高达3876.6 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2000 亿美元之巨。

  如此天文数字般的贸易逆差,在全球各大超级经济体之间是非常罕见的,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欧洲咎由自取,因为从冷战结束后,欧洲在总体上依旧跟在美国身后亦步亦趋,延续着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限制。

  多年来,中方一直在反复呼吁欧洲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的限制,特别是近四五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密集表态,呼吁欧盟放宽出口。可是欧盟依然没有实质性的大动作,即使在欧债危机后向中国紧急求援时,他们也没有怎么松口。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业已成为欧盟与中国贸易关系发展中的主要障碍之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目前欧盟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欧盟自身认为可从民用转为军用的两用技术,二是涉及国家安全的技术,比方说航空、深海开发、高技术的计算机等等方面。

  想要了解欧洲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的来龙去脉,就要先学习两个词——“巴统组织”,和“瓦森纳协议”。

  1949 年11 月,为了在经济上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联合成立了一个多边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因总部设在巴黎,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组织”。日本后来也加入进来。“巴统”有三份控制清单,即国际原子能清单、国际军品清单和工业清单。这些清单具体规定何为有战略意义的货物和技术,范围包括工业机械、电子设备、运输设备、金属、矿物及其制成品、化学类和石油产品、武器军火和海空军装备、原子能物质和设备等领域。

  从一开始,中国就在“巴统”技术封锁的对象之列,对华高技术禁运基本上贯穿了整个冷战时期。在西方的歧视和遏制下,在新中国独立自主地建设现代工业体系的几十年里,许多我们亟需的先进技术装备、精密工作母机,我们从西方那里是买不到的。

  改革开放使中国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西方对中国的限制、遏制、围堵并没有停歇。冷战后,美国拉着西欧各国又搞了一个“瓦森纳协议”,继续联合封锁中国,规定了继续禁运范围,某些国际合作项目不让中国参加,比如国际空间站项目,连俄罗斯都是重要成员国,却偏偏不让中国加盟。

  美国还对其欧洲盟友与中国开展技术合作百般阻拦,如欧盟于2005 年就曾尝试取消相关政策,但因美国对其施加强大压力而失败。

  运-10飞机

  西方的对华科技封锁,在某些领域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的发展步伐。比如令许多国人魂牵梦绕的大飞机,七十年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要求研制自己的大飞机,八十年代,上海制造出运-10 大客机原型机并成功首飞后,美国麦道公司找到中国表示愿意合作,组装麦道-82 客机,却在组装几架后就终止了合作。而运-10 项目在仓促下马后,只能在博物馆里蒙尘,只到20 年后,中国才再次开始冲击大飞机,至今C919 尚未飞上蓝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美欧严密封锁下,中国科研战线奋发图强,在独立研发、自主创新的华山一条路上,创造了一长串震惊世界的高科技成就——量子加密通讯、特高压输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EAST 可控核聚变实验装置、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神光超级激光器、北斗导航系统、神舟载人飞船、和谐号高铁动车组、三峡大坝、青藏铁路、港珠澳跨海大桥、上海中心大厦、中段反导、反舰弹道导弹、歼-20 隐形战斗机、055 万吨级驱逐舰、十倍音速飞行器、数字有源相控阵雷达……

  正是因为高科技这个产业链的高端、高价值领域不断被中国人所攻克,中国在产业贸易格局中有求于西方的地方越来越少,而美欧(尤其是美国)依旧以冷战思维对待中国,不肯放松高技术封锁,到头来作茧自缚,欧洲对华的巨额贸易逆差就是明证。

  采用国产芯片的神威·太湖之光高居全球超算第一名

  不过要承认的是,中国和西方在高科技领域依然有不小的差距,还有很多尖端技术设备,中国依旧要从西方进口。比如在2015 年,中国核电15% 的设备、高铁30% 的设备都采购自发达国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认为,目前糟糕的欧洲经济形势决定了欧盟在高技术出口方面会有一定程度放宽。“技术出口限制对欧洲贸易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这种限制,欧盟出口的产品减少。”陈凤英说,过去这种影响不是很大,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在发展时,大西洋两岸之间贸易非常旺盛。但现在情况就比较糟,他们金融危机之后接着主权债务危机,美国经济虽在复苏,但复苏势头也不强,欧美之间贸易疲软。如果放开对这中国的出口限制,必然有利于创造就业,并拉动经济增长。”

  2012 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在为英国《金融时报》撰写的文章中指出,欧盟对华高技术出口比重每增加1 个百分点,出口总额至少可以增加22 亿欧元。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有利于把中欧经贸关系做大做强,是互利双赢的事情。

  但为何欧盟的响应并不是太积极?陈凤英认为,有两大原因决定这种松动是有限的:一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被承认,欧洲可能会向印度出口高技术,但不一定向中国出口;二是一些欧洲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虽然它需要你,但仍然把你当作竞争对手,只会放松它认为不是核心技术或者不会增加中国军事实力的技术。

  2015 年6 月,李克强在布鲁塞尔的中欧工商峰会上做了演讲,指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恰逢其时。

  “发展中国家正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达国家也在‘再工业化’,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上需求旺盛。很多发展中国家要直接购买西方高端装备和技术,但往往因价格太贵望而却步,不少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品找不到适销对路的市场。”李克强说,“中国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装备制造集成能力强,引进吸收了很多西方先进技术,至今不少关键设备和零部件仍然向发达国家采购。中国产品性价比好,完全可以提供较高质量和较低成本的制成品,既满足发展中国家建设需求,也能带动发达国家高端装备和技术出口。”

  李克强指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速度提升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端的中国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处于工业化高端和后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也可以拓展国际市场,全球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都得到发展进步的机遇,是一举多得、三方共赢之举。

  李克强表示,高技术贸易仍然是中欧贸易的一块“短板”,如果欧盟对华出口管制放松一小点,中国从欧进口就能增长一大截。“希望欧方利用出口管制改革契机,调整放宽军民两用等产品对华出口限制。双方可加强空间技术、载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建立中欧科研与创新合作联合资助机制,在创新政策、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分享经验。”

  中欧只要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处理好贸易摩擦等问题,实现2020 年贸易额达到1 万亿美元的目标就不会是奢望。

  正如李克强当年在为《金融时报》撰写的文章中说到的那样:“欧洲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有领先的科技优势”,“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就会产生美妙的效应。”

  (据中国政府网、商务部网站、新华网、国际在线)

标签:欧盟;欧洲;高技术;中国;李克强;出口限制;西方;高技术出口;出口;陈凤英 责任编辑:王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