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兰考因为贫穷,在全国出了名;50年后的今天,兰考因为率先全面脱贫,再次赢得世人瞩目。昨天,本报在头版头条、要闻六版刊发文章《兰考脱贫》和《解密兰考之变》,报道了兰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事迹。
当地党员干部、社会各界热议:兰考脱贫兑现了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实现了焦裕禄的夙愿,是共产党人交给人民的一份满意答卷,在全国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为其他地区脱贫提供了经验,提振了信心。
先行先试 精准发力
兰考在河南率先脱贫,人民日报社驻韦店集村第一书记时圣宇对此十分激动:“兰考的产业扶贫找得准、干得实、带动强,每每与河南的第一书记们在一起谈起兰考的产业扶贫,大家都会不由自主竖起大拇指。在金融扶贫、保险扶贫、基层党建‘四面红旗’等诸多做法上更是重要创新,不少贫困县都在学习借鉴兰考的经验做法,兰考的先试先行取得了良好效果,更是对其他贫困县起到了榜样带动作用。”
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把兰考脱贫经验总结为四条:一是中央、省委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三次视察激发了兰考干部群众的脱贫自信和激情。二是精准帮扶到位。抓住产业这个扶贫关键环节,实施普惠金融这个有效举措,带动了兰考的产业发展,解决了贫困户稳定脱贫的难题。三是帮扶干部努力。县乡村三级帮扶干部以焦裕禄为榜样,深入脱贫一线,帮助贫困户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四是群众努力。扶贫先扶志,扶志最重要,兰考这次扶贫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百姓的积极主动参与,激发了脱贫的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这些脱贫经验十分宝贵,我们要认真总结推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精准上发力,下一番‘绣花’功夫,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吉炳伟说。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恒认为:“兰考脱贫契合了经济发展理论对落后地区转型发展的要义,其背后正是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自生能力的获得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转型。一方面,兰考脱贫从经济转型入手,实现产业结构的内部优化,最终推进经济发展转型,从而奠定了脱贫致富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要使贫困人口脱贫之后不返贫,并能致富奔小康,应使其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贫困家庭不仅能够依靠自身努力获得满足消费的收入,而且还能够为进一步发展获得积累,这样就走上内生的自我累积循环道路。”
苦干实干 协同驱动
“兰考脱贫正是对我国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发展战略的实践检验,既着眼于区域的总体开发,又立足于贫困户不同特点和发展基础,提供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这都离不开焦裕禄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力量源泉。”时任兰考县副县长、中国证监会干部杨志海说。
时圣宇告诉记者:“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每个第一书记的压力都非常大,都深知扶贫背后的艰难,但只要和在兰考扶贫的第一书记们对比,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他们的要求更高、责任更重。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率先’二字谈何容易?这背后是肩上沉甸甸的压力,是攻坚克难的决心,是夜以继日的工作。向兰考致敬。”
河南省委党校公管部副主任董立人教授认为,兰考脱贫是兰考人民撸起袖子实干出的丰硕成果。“兰考脱贫经验有很多,我认为一个重要方面是兰考的精准扶贫工作科学运用了社会协同驱动力原理。”社会协同驱动力原理就是协调整合全社会的一切有效资源,并协同一致完成共同目标。在兰考脱贫攻坚中,党委政府、社会组织(金融保险、科研机构)、家庭等多元协同参与,增进了扶贫的开放性、联动性、互补性、协同性,进而提高了兰考人民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关于兰考脱贫的重大意义,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副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冉昊认为,兰考脱贫开拓了缩小贫富差距的实践路径。缩小贫富差距,关键在于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而关键的关键在于帮助农村贫困户尽快脱贫。兰考的实践表明,给贫困户增加收入,不如帮助贫困户自身创造收入,这样才能使共同富裕的步子走得更扎实。另外,缓解了城乡二元发展的不均衡。兰考县兴建产业园区,并不只是为了招商引资提高GDP,而是建立一个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平台,为本地农户创业发展提供环境和政策支持,待产业园区形成规模效益之后甚至可以反哺城市经济发展,从而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政策给力 变化巨大
3年来,兰考变化有目共睹。网友“汴京夜归人”说:“虽然已经离开兰考多年,但每年清明都要回家上坟,还要拜谒焦陵。这3年来,感觉兰考发展真的步入了‘快车道’:原来是一个小县城,现在变成了一座大城市,路面宽了,高楼大厦多了,公园广场多了,高铁也通了,企业都来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网友“耕地小牛”说:“党和国家政策很给力。以前贷款在农村实在太难了,现在河南很多农村都办起小额贷款,免抵押免担保,十分方便。别看就三四万元,有时候就是雪中送炭啊。”
网友“一湖清水”也为兰考脱贫点赞。他留言道:“在新的使命下,焦裕禄精神又一次焕发了新的光彩。摆脱贫困的兰考,越是向前发展,越是要学习好、践行好焦裕禄精神,为党负责、为人民负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