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阿拉伯后裔坚守300年制香技术 一个县制香人超3万
2017年03月30日 09:10:16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坚守300多年的阿拉伯后裔制香人)
3月29日,蒲氏永春香传承人蒲良宫在对制香的原材料进行嗅闻甄别。
蒲良宫,63岁,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制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646年,他的祖先由晋江东石迁居永春达埔汉口村,同时也带来阿拉伯祖传的制香技术,到蒲良宫已是第10代。
永春篾香历史悠久,选用几百种中药材为主料,按古法制作,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打底、上内粉、抡香、晒香、染香脚等,看似简单,却需要娴熟的手法。作为蒲氏永春香的传承人,蒲良宫一直坚持用传统工艺制香。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发达,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带来了香料,在泉州定居并经营香料等生意。
明末清初,在泉州的阿拉伯后裔来到永春县达埔镇,他们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香料等资源,制作和贩卖篾香,以制香为生,开启了永春县达埔镇的制香史,永春香实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舶来品。光阴似箭,300多年过去,制香技术在永春县达埔镇扎根并发展壮大。
目前,全县共有制香企业近300家,制香人超过3万人,产品达300多种。“永春篾香”还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蒲良宫说:“‘一带一路’给家族世代相传的制香产业迎来难得的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把香文化和香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标签:制香;传承;永春县;新华社记者;达埔镇;香料
责任编辑:蒋敏华
热点新闻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