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河北副省长:雄安新区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大国崛起的气派”
2017年04月11日 14:59:41 来源:澎湃客户端 河北日报

  在促进雄安新区与省会融合发展上展现责任担当

  邢国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其定位之高、意义之大、赋予使命之重,都是前所未有的。必将成为福泽子孙后代的重大历史性工程,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开启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征程,促进我省加快补齐发展短板,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必将树立新的标杆和样板,为全国全省各地建设新区探索科学路径。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壮丽历史画卷的“点睛之笔”,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国家发展重大战略的大手笔、大布局、大历史观,是河北千载难逢的大好事、大喜事,也是石家庄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贯彻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拥护和全力支持新区的规划建设,在服务新区建设上定位石家庄角色、展现石家庄作为、作出石家庄贡献,以实际行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雄安新区在起步之初就要加强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的融合发展。石家庄将充分发挥省会作用,大力支持、主动融入雄安新区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做好规划上的研究,以更宽的视野、更远的眼光,提前谋划与新区在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规划的对接,为省会与新区的融合发展打下基础。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谋划,瞄准与新区形成“半小时通勤圈”的目标,着力构建绿色智慧、快捷高效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为实现与新区的互联互通创造条件。三是加强省会产业发展方向的研究,一方面,对现有主导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进行梳理研究,更好地实现与新区的上下衔接、错位发展;另一方面,加快省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为推进与新区的产业合作做好准备。四是探索建立区域协作育才机制,在大力培育新区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根据新区发展要求,做好借势引进人才的文章。五是推进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改革事项,以实施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为契机,主动向新区的新体制、新机制对标,以深化改革开创融合发展新局面。

  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

  商黎光

  设立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中国21世纪发展大棋局中的关键落子,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宽广的全球视野、深远的历史眼光、强烈的使命担当。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布局我省,是河北之幸、燕赵之福,必将全面激发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新区之新,要义是创新、关键在改革。雄安新区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具有许多自身特点、时代特征,肩负着特殊使命,规划建设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必须用改革创新来开路破题。要按照总书记“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的要求,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总阀门”,拿出“拓荒牛”的勇气和劲头,大胆试、大胆闯,趟出一条改革发展新路。

  一是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首要任务改革创新。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既要靠党中央统筹引导,也要靠新区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吸引力。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进北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文化设施等落户新区,促进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按照北京标准,加强公共服务政策创新,推进新区与北京社会保障、人才制度、文化教育等一体化,减小并逐步弥合公共服务梯度差。

  二是围绕解决当前起步建设的关键问题改革创新。在做好规划、土地和房地产管控等工作的同时,借鉴深圳、浦东等特区新区经验做法,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新区管理机制,充分赋予其相应的人权、财权、土地管理权等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运用改革思维、市场化办法筹措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征迁顺利进行。

  三是围绕内涵式协同发展长期目标改革创新。坚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创新开发保护机制,着力建设绿色、现代、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把好高端高新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严格的新区产业准入清单和负面清单,重点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以新区建设带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升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国际化、市场化、便利化,放眼全球配置资源,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空间,争取国家更加优惠宽松的特殊政策,探寻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新模式。

  交好建设雄安新区历史大考的优异答卷

  范照兵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意义十分重大。建设雄安新区,既是大机遇,更是大考验,需要大智慧,应有大作为,努力考出优异成绩,交出优异答卷。

  一、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千年大计,要在认真学习中央决策部署、精准领会中央战略意图上下更大功夫。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最根本的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中央设立雄安新区的时代背景、战略意图、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认真领会和把握核心要义,强化理论武装,形成思想共识,打牢工作基础,谋划实施好“千年大计”。

  二、建设雄安新区是一场精彩大戏,要在精细谋划、科学摆布上下更大功夫。唱好这台大戏,需要先谋后动,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组织规划编制,经得起历史检验。需要开拓创新,走好改革新路。建好雄安新区,没有现存的路可走,特别需要改革创新,高举改革旗帜,浓厚改革创新氛围。需要精准谋划,搞好统筹协调。对我省总体发展规划进行相应调整,重构经济版块,重建经济结构。需要凝聚合力,全面组织动员。各方面、各市县都要一起动起来,统筹推进规划建设发展,注意避免新区建设与其他市县发展两张皮、相脱节。

  三、建设雄安新区是一件国家大事,要在积极沟通汇报、争取指导支持上下更大功夫。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主动作为与沟通协调的关系。既要积极主动作为,负起主体责任,更要与国家部委密切沟通,多请示汇报、争取更多支持,避免走弯路。统筹推进与自主发展的关系。坚持多放少管、多予少取,赋予新区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着力培养自主创新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多种形式的市场化运作投融资平台,积极倡导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特许经营等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四、建设雄安新区是一场历史大考,要在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上下更大功夫。深入推进思想解放、作风转变,拿出勇挑“千钧担”的勇气和决心,摆出攻坚拔寨、跨越赶超的架势,付出超乎寻常的实干和担当,以前所未有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担当,大干苦干快干巧干。要把政治生态营造得更好些,把干事氛围营造得更浓些,坚持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切实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把求真务实的导向立起来,把真抓实干的规矩严起来,更好地激励全省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成就伟业。

  关于雄安新区“生态之基”的一些思考

  沈小平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打造雄安新区优美生态环境,解决好水的问题至关重要。

  综合分析雄安新区涉水状况,从水资源看,新区地处大清河流域中游,通过构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既可扩大引江水和黄河水规模,又可从王快、西大洋等水库相机补水,双管齐下能够满足用水需求。从水环境看,近几年,通过实施综合整治,入淀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水质逐步好转。新区周边水系发达且互连互通,水源渠道广,空间容量大,具备孕育优美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从水汇流看,经过多年对水库、河道等防洪工程除险加固,基本形成了“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流域防洪体系。

  打造新区优美生态环境,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想,科学谋划,统筹推进。

  第一,坚持把节水优先作为根本方针。要从观念、行为、措施等方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贯穿于新区规划、建设、发展全过程,严格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中低端第三产业,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发展节水型新经济,培育节水型新动能。

  第二,坚持把空间均衡作为重要原则。实现空间均衡,最直接、最现实的路径就是引江和引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要在统筹考虑中南部7市受水区需求的同时,优先保障新区用水需要。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要主动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先期实施,适时给白洋淀供水。同时积极配合做好后续工程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要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通水。加强与水利部的沟通协商,争取延长供水时间,增加补淀水量,以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效益。

  第三,坚持把系统治理作为思想方法。要从涵养水源入手,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要围绕打造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加大造林绿化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统筹推进“控源”“净湖”“清河”行动,对白洋淀实施环境综合整治。

  第四,坚持把两手发力作为基本要求。要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大力推进水资源税、农业水价、水利工程建管、水利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力有效的体制机制。要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水治理包括污水处理,实现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营。

  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一流的开放发展先行区

  王晓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中央明确要求雄安新区建设开放发展先行区,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理念上,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先进理念,组织国内国际一流规划人才进行城市设计,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在产业发展上,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积极吸纳和聚集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在制度创新上,要打破观念理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全面提升对内对外双向开放水平,构建体制机制新高地,建立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城市管理规则和体系。开放发展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雄安新区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必由之路;既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贯穿于各项工作全过程的基本理念、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因此,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必须坚持开放引领,着力从人才引进、金融开放、利用外资、智慧服务、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开展制度创新,扎实推动,建设成为一流的开放发展先行区。一是成为吸引国际人才的先行区。创新吸引国际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深化与国际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外籍人才招聘、薪酬、考核、居留管理和社会保障等制度。二是成为金融开放的先行区。大力开展金融开放创新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金融制度创新,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在人民币跨境使用、资本项目扩大开放、跨境投融资、金融机构创新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制度突破。三是成为利用外资的先行区。探索制定最短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符合国际高标准贸易便利化规则的贸易监管制度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口岸监管服务模式。四是成为智慧服务的先行区。围绕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全面对接国际先进理念和通行规则,推动数据汇聚共享和关联分析,建设服务平台,开展定制服务,提供国际化的优质科研和生活环境。五是成为国际合作的先行区。主动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争取一批有影响力、牵动力、支撑力的国际组织、高端智库、跨国集团总部及代表处落户新区。联合全球知名科研机构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和联合科学中心。

  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 规划建设绿色智慧现代新城

  张古江

  设立雄安新区,从空间维度看具有全国意义,从时间维度看具有历史意义;对国家是重大战略,对河北是重大机遇;是中央交办的政治任务,是河北的政治责任。规划建设绿色智慧新城,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大历史观,在建设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个标杆上下功夫,在发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极化效应上下功夫,把国际一流水平体现到每个环节。

  一、在空间形态上体现开敞大气、疏密有度、职住平衡。把握好空间均衡,采取组团式格局,严控开发强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形成疏朗开阔、错落有致的城市形态。采用职住平衡、混合用地理念,使办公、商业、文化、居住等功能相互交织、有机组合。认真研究与京津石保等地的关系,尤其应避免与京津之间区域高强度开发。

  二、在生态格局上体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开展生态环境评价及环境容量、城市宜人度、生态安全格局分析,遵循河湖水系自然生态脉络,不打破原有生态格局,落实“海绵城市”技术标准,大规模植树造林,开展生态修复绿化,打造水系纵横、森林环绕、蓝绿交织、水城一体的绿色生态新区。

  三、在基础设施上体现绿色低碳、系统高效、先进适用。按照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建设与周边城市、与机场和港口之间的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网,以及立体化交通枢纽;采用公交优先导向的规划思想,规划建设大运量公交系统和慢行系统;城市管线全部采用地下综合管廊;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引进知名教育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制度。

  四、在文化传承上体现大国气度、中华文脉、地域基因。充分体现大国崛起的气派,采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元素,挖掘当地历史、红色、水乡、民居文化内涵,保护淀内传统村落民居、民风民俗。聘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和顶级大师,深入研究城市布局、建筑样式、城市色彩等,将文化元素体现到规划设计建设中。

  五、在管理服务上体现智慧智能、精准精细、全民共享。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统筹考虑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智慧城管、智慧产业、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建立统一高效的城市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推行“一卡通”,让城市居民一卡在手享受出行、医疗、社保、旅游等全方位服务。

  六、在城市建筑上体现高品质、高水准、高节能要求。对每栋建筑都要坚持“工匠精神”,精心设计、确保质量,力求成为传世之作。无论公共建筑还是居住建筑,应该百分之百是绿色建筑,而且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要达到相当大的比例。

  对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徐建培

  雄安新区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创新的宏伟蓝图,核心是承接好北京疏解出的教育资源、科研资源、创新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培育增长新动能;前提是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吸引高端人才,聚集创新要素;基础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提高城市品位,培育创新文化和城市精神;关键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治环境、营商环境、人文环境,保障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

  要以更为强劲的创新驱动打造活力之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雄安新区的创新,应当与北京既“融合发展”,又“错位发展”。“融合发展”,就是高点定位,争取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在新区建设,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成果、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在新区落地,增强创新能力,强化创新供给。“错位发展”,就是用好京津两地创新资源,推动创新成果在新区实现转化,催生新的业态、新的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要以更为优质的公共服务汇聚高端人才。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有高端人才才能成就高端事业,有高端平台才能聚集高端人才。优质的城市服务功能、舒适的人居和创业环境,是增强人口和要素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新区应当着眼在公共服务水平上与北京接轨,超前谋划、及早动手,搞好顶层设计,推出创新性、突破性举措,为承接北京转移人口、吸引高素质人才、增进人民福祉奠定坚实基础。

  要以更为优秀的文化传承培育新区精神。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不仅要搭建好的平台、聚集好的要素,也需要传承优秀文化,传播核心价值。雄安新区要有内涵、出品位,应在文化建设上“用浓墨”,既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又培树创新精神、彰显时代特色,方方面面都融入文化元素,打造雄安文化品牌和城市精神,外树形象,内聚人心,为创新发展增底气、提士气。

  要以更为公正的法治环境支撑创新发展。法治是保护创新的基石,是规范创新的标尺,是促进创新的助推器。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要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治环境,尊崇法治精神,秉持法治理念,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完善文化市场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法规制度,强化全民法治意识、诚信意识,构建综合配套、精细高效的法规政策体系,为推动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原标题为《 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摘编(二)》)

标签:新区;雄安新区;发展;雄安;创新 责任编辑:洪慧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