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世界读书日,你现在看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2017年04月23日 08:18: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邱宇

陈天翔在复旦宿舍的藏书。来源:受访者供图

  陈天翔在复旦宿舍的藏书。来源: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北京4月23日电(邱宇)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数字化阅读已经很发达的今天,关于“电子书是否会取代纸质书”的争论一直存在。而“共享图书”模式的出现,似乎为纸质书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

  从8000册藏书到几个硬盘的电子读物

  当年在宿舍藏书数千册的“学霸”,如今也喜欢用电子阅读器看书。

  2013年,陈天翔还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大四学生,因为在宿舍藏书约8000册并供同学借阅而走红,被称为“馆长”“学霸”。

  陈天翔毕业后从事文史相关工作,依旧保持着买书读书的习惯,每周都会在线上、线下买书,遇到“眼前一亮”的古籍、老杂志也会买来收藏。目前,家中藏书有两万多册。

陈天翔家中的藏书。来源:受访者供图

  陈天翔家中的藏书。来源:受访者供图

  不同的是,在空间狭窄、不方便阅读纸质书比如挤地铁等情况下,或者进行碎片化阅读、读一些网络热门小说的时候,陈天翔更习惯于看电子书。

  “电子书便于携带,有的具备搜索和标注功能,方便查找。”他对中新网记者说,一些纸质书难以买到,在网上能找到电子版本。另外,电子书让信息的获取更加廉价。

  现在,陈天翔存有几个硬盘的电子书资源,分类整理并设置了检索网站和数据库。

  电子阅读普及率达90%

  陈天翔的8000册图书占据了一整间宿舍,而一台小小的阅读器就可以容纳数千本电子书。对于租房、常搬家的爱书人来说,搬运大量书籍是一种麻烦。

  占地多、搬书费劲、价格高、不方便共享……纸质书的这些缺点让许多人转向电子阅读。

  《亚马逊中国2017全民阅读报告》显示,电子阅读普及率呈上升趋势,阅读过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比2016年上升6个百分点,达90%。

  报告称,64%的受访者认为电子阅读帮助提升整体阅读量,电子书的便捷性让碎片时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资料图:一家提供电子书阅读的咖啡屋。<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table>中新社</a>发 王路宪 摄

  资料图:一家提供电子书阅读的咖啡屋。中新社发 王路宪 摄

  虽然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易观智库分析师黄国锋认为,电子阅读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的电子阅读还没有到一个很成熟的阶段,潜在用户量尚未碰到天花板。”他说。

  黄国锋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内容方面,除了常见的网络文学、出版图书,现在平台也开始出现有声内容和漫画,未来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内容形态产物。用户付费方面,用户付费意识仍有待加强,盗版问题依然存在。

  仍有人喜欢纸质书的“质感”

  对有些人来说,更多地阅读电子书并不意味着放弃纸质书。

  有网友在知乎上回答“你更喜欢电子书还是纸质书”时称,“看一些知识性和技术性的书,我还是喜欢纸质的,这样看起来不费眼睛,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质感,沉甸甸的感觉,这是电子书比不了的;好书就是应该被捧在手里阅读的。”

坐落在北京市杨梅竹斜街的一家特色书店正在打折出售读物。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 ></table>中新网</a>记者 翟璐 摄

北京市杨梅竹斜街的一家特色书店正在打折出售读物。中新网记者 翟璐 摄

  陈天翔用“温暖”形容纸质书的阅读体验。“如果想静下心来系统地阅读,更希望在安静的夜晚,手边放一杯香茶或咖啡,细细地读。触摸纸张时能感到一种来自文化血液里的温暖在指尖流淌,而不像电子阅读器的屏幕那么冰冷陌生。”

  他说,电子阅读器的屏幕不断升级进化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更接近于阅读纸质书的生态。即便如此,电子屏还是没有纸质书独有的舒服触感。

  数据显示,纸质图书仍受到一半多读者的青睐。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民阅读调查,2016年,51.6%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

  纸质书未来会消失吗?

  虽然目前纸质书仍有市场,但放眼更遥远的未来,这种书籍是否会消失呢?

  “我的态度是顺其自然,发生改变的只是知识的载体,而并非知识本身。”陈天翔说,现在电子阅读器非常流行,未来可能会流行新的技术,比如与虚拟技术(VR)结合的图书。戴上眼镜后就像身处图书馆,人们在虚拟世界读书。只是换了一种读书体验而已。

资料图:一名 8岁小男孩正在体验“VR阅读”。 刘占昆 摄

  资料图:一名 8岁小男孩正在体验“VR阅读”。 刘占昆 摄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半的读者仍倾向于读纸质图书,这说明传统的纸质图书仍然具有生命力。

  他认为,数字化阅读虽然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但只适合快速、碎片化的浅阅读,传统的纸质阅读更适于系统的深阅读。读者对深阅读的需求不会消失,因此纸质图书就不会消失。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面,传统纸质图书和数字化阅读的方式仍将会并存。

  延伸——

  互联网时代的“共享图书”模式

  互联网时代催生了“共享图书”模式,或许能给纸质书打开市场。

  以“借书人”为例,其运作模式是用户在平台挑选图书后,平台按图书的定价收取押金和服务费,服务费包含快递和包装费。平台采购图书并用快递送书上门。用户读完后自费把书寄回,并自愿支付一定的磨损费。

  借书人创始人陈东赞告诉中新网记者,今年4月,借书人每天能收到约20单,每单押金多在300元左右。“如果借10本书,平均到一本书只有三四元,比买正版纸质书、电子书便宜,而且是不限时阅读的。”

”借书人“准备寄出的图书。来源:”借书人“平台供图。

  “借书人”准备寄出的图书。来源:“借书人”平台供图。

  但是,也有人并不看好这种模式,因为受众面小、物流成本过高,而且没有完善的信用系统预防恶意破坏图书的情况。

  “喜欢读书的人一般比较爱惜书,近一年来,明显不爱护图书的只有两例,我们会将其拉入黑名单。”陈东赞说,虽然是自愿支付,但磨损费支付率很高。

  他也坦言,“共享图书”快递成本确实很高,而且与共享单车不同,图书的品种太多,用户需求五花八门,平台运作起来也更为复杂,还需要进一步做出改善。

标签:纸质;电子书;图书;纸质书;电子阅读;阅读器;纸质图书;藏书;共享;快递 责任编辑:王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