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如果说,民谣歌手赵雷的《成都》用音乐给这座现代化都市涂抹了一层浪漫、文艺又略带忧伤的色调,那摄影师陈锦则用相机记录了这座川蜀古城最“俗气”的一面。他用30年时间,定格了成都人的“乡愁”。
吃茶遛鸟的老大爷、乱糟糟的农贸集市、晾满床单的街道、古旧的门坊、搓麻将的邻里……翻开陈锦的作品,一股浓郁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坝坝戏 成都黄龙溪 1985年 陈锦/摄
20世纪80年代中期,陈锦开始拍摄家乡成都的市井人文。在那个唯美摄影风靡的年代,这条路无疑是孤独的、非主流的。
“为何你的镜头只关注落后的生活状态,而不去关注正在发展的城市变化?”不少人质疑陈锦的拍摄动机,但他并不在意,坚持拍摄成都市井题材30余年。
多年以后,陈锦的作品得到认可。他不仅荣获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还获得了巴蜀文艺奖、中国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等各种奖项,被看作是中国民俗摄影和纪实摄影的先驱之一。
“我只看了几张照片就来电了……历史从容地在我们面前划过,他的图片锁住了。”同为四川人的知名摄影家肖全如此评价陈锦的作品。
1983年的深秋,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的陈锦,第一次完整、仔细地欣赏了宋代著名画卷《清明上河图》,“画中描绘的那些生动逼真的世俗场景,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脑海里浮起了很多儿时记忆。”
从南门大桥跳水,到华西坝捞鱼虾,从武侯祠粘蝉子(四川对知了的俗称——记者注),到杂货铺“旋”(顺手牵羊)柿饼……童年的陈锦,曾有过一段整日嬉戏的快乐时光,而他平日接触的市井生活与《清明上河图》有几分相似。陈锦萌生了留住家乡传统市井生活影像的心思。
大学毕业后,陈锦几经波折,成为四川美术出版社的摄影编辑。这份自己喜欢的工作给陈锦带来诸多便利,让他更加自觉、主动地记录成都乃至川西地区的影像流年。
最初的拍摄切入点选择了茶铺。
“据清末傅崇矩《成都通览》载,当时省城成都市的街巷有516条,茶铺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铺;到了民国,人口不足60万人的成都,有茶铺599家,每天大约有12万人坐茶铺,更有‘一市居民半茶客’的说法。”陈锦说,茶铺就像是一个小社会,能反映各种各样的风土人情,要了解四川、了解成都,就应该从茶铺开始。
为拍摄到最真实的茶客状态,陈锦曾拿着“长枪短炮”在茶铺里“等镜头”,但总是进入不了茶馆的“真实”。后来,他转换身份,将自己从摄影师变成茶客,整日泡在茶馆里,买碗茶,与南来北往的茶友们聊事、看戏、摆龙门阵。还自费四五万元买了一台轻巧隐蔽的徕卡相机。
没人觉得陈锦是一个拍摄者,也不甚在意他手中不时摆弄的相机。所以,他总能捕捉到茶客们逗鸟、抽烟、读报、掏耳朵等自在的状态。
位于成都新开街花鸟集市的兰园茶社,是陈锦常去喝茶的地方之一。他在此盘恒十余年,不仅与当家堂倌“眼镜”颇为熟络,还渐渐熟悉了茶社里形形色色的茶客。
每天午后2点左右,是兰园茶社最热闹的时候。一群喜欢玩鸟的老茶客,提着鸟笼子陆续相聚于此,一时间人声鼎沸,鸟语花香。
陈锦描述茶馆的日常:赖大爷、俞大爷、张大爷来了,“眼镜”不等他们招呼,就按他们的喜好摆上茶碗、泡上茶。紧跟着王大爷来了,还未坐定,先到的大爷们都要争着为王大爷付茶钱,冲“眼镜”大声地喊“收我的,收我的!”而“眼镜”会很自然地从那些伸过来的手上选取一位,然后也喊“王大爷的茶钱,裘大爷付了”。王大爷很骄傲,裘大爷更荣耀。陈锦说,茶铺里人与人之间的这种特殊交往,“留下很多暖心、快乐的情感,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这不仅是我拍摄和挖掘这个题材的重要动力,也是我想要通过拍摄所表达的情绪。”
多年后,兰园茶社因城市改造而被拆迁。陈锦曾多方打听“眼镜”的下落,得知他去了一家小旅馆当服务员。“见面后我才知道‘眼镜’也曾找过我。有一次他找到我的单位,想送给我一只家乡带来的小白兔,可惜我不在。这让我心里挺温暖。”
茶铺就像一个“窗口”,透过它,能看到世事万象。2002年的一天,陈锦带着相机正与朋友在茶铺喝茶,一支吹吹打打的送葬队伍由远而近,在门口停下。只见茶铺的师傅搬了桌椅到门口,沏了一杯茶。送葬队伍里的孝子贤孙抱着一位老人的遗像跪下,请老人喝茶。出于摄影师的职业本能,陈锦立马按下快门,拍下了这罕见的一幕。后来,他打听得知,逝者是一位喝了几十年茶的老茶客,子孙们抬着灵柩过来,是想让老人跟茶铺告别,“喝”最后一杯茶……
30年来,陈锦跑过四川上百个城镇大大小小数千家茶铺。随着黑白照片变为彩色照片、胶片相机变为数码相机,陈锦取景框里的茶铺也渐渐变了:低档的街头茶铺越来越少,中高档、精装修的茶铺逐渐兴起。茶客中,虽然中老年人仍占多数,但不少年轻人也走进茶铺,在这里聚会、打牌、聊股票、谈生意。
“拍茶馆不是为了拍川人怎么喝茶,而是拍川人如何生活。”陈锦说。
他将茶铺作为一个点,不断向外拓展拍摄题材,逐渐构成了一幅胶片上的“清明上河图”:小天竺街头,一位妇人举着奶瓶给孩子喂奶;宜宾水东门,抱着鸭子的大爷与门前走过的妇女唠家常;街子镇上,脑门锃亮的客人躺在剃头摊的椅子上享受刮胡子;小淖坝的老屋前,满脸皱纹的婆婆弯腰生火炉;水井街的门坊下,输了牌的麻友伸手从怀里掏钱……一个个生活瞬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性格。
在陈锦的作品中,拍摄于1985年的照片《坝坝戏》格外引人注目。透过高高的木质戏台,陈锦给数百名看戏的村民拍了一张大合照。人们姿态不一、神态各异,却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台上的演出。
然而,这样的情形只能存在于照片里了。“辉煌已成过去,曾经在巴蜀大地上红火了几个世纪的川剧艺术,受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显出了日薄西山的颓势,各演出团体更是在自身的生存运作上举步维艰。”陈锦在一本著作中如此写道。
十几年来,陈锦先后跟拍过十余家川剧团,见证了它们的兴衰。位于成都水井街附近的望江川剧团,由国营川剧团的退休演员万国兵老师“盘下”,在他之前已不知易手过多少位班主了,短则两三个月,长则一年半载。究其原因,无非是“入不敷出”。
万国兵老师曾给陈锦算过一笔账:如果每日有两百多观众看戏,每人收3元钱(带茶一碗),除去其中属于剧场的一元茶钱,剩下的正好是当天各项费用之和。若是平时观众少些,只好倒贴。
鸟语 成都 1990年 陈锦/摄
前些年,望江川剧团的驻地被整体拆掉,附近建起了成都有名的高档酒吧和五星级酒店。
“一个民间戏班散了,班主会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演员,组成新的戏班。”陈锦借用一句俗语说,“树挪死,人挪活”,戏班子要想生存,一定要着眼未来,不断开辟新的演出市场。
为了拍摄戏班子里的日常生活,陈锦曾多次住进戏班,与演员同吃同住,与不少演员成了朋友。蓉艺川剧团的班主王亮便是其中一位。
20世纪80年代末,陈锦已认识王亮。一日,两人在望江川剧团邂逅,久别重逢,寒暄了很久。王亮的戏班正在广汉金轮镇的包公庙搭台演出,便邀陈锦去“捧场”。
台前,陈锦看见听戏的观众“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少说也有千把观众”,于是“咔嚓”一声,拍下了《吃茶听戏》这张照片。
台上,70岁的老演员和3个小孙女同台卖力演出,陈锦觉得这是一个兴旺的川剧世家。
台后,王亮的大女儿娜娜已化好妆,正等待上台。当陈锦问娜娜是否准备接手家族戏剧事业时,娜娜用了一种宣言般的口吻,不假思索地回答“打死也不学唱戏!”
对此,陈锦感慨,“民间川剧演员们很努力,喜爱川剧艺术的观众也很捧场,但整个戏剧市场急剧萎缩,却是谁也无法回避的现实”。
当旧“名片”逐渐消逝的时候,新的“名片”也正在形成。
近几年,被誉为“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的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越发有名。经历多年改造翻修,这里的老街、老树、老屋已与过去全然不同,历史以另一种方式被铭记下来。
井巷子的文化墙上,不少老照片以“二维半”雕塑的形式展现给世人。陈锦的不少照片也在其中。
1998年,窄巷子里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一个骑着三轮车的小菜贩,在巷子中吆喝。突然有人从背后喊了一声“买菜”,小贩听到后回眸。这一瞬间被陈锦就此定格。如今,这张黑白的老照片,一半被画在墙上,一半被做成立体浮雕,吸引不少游客拍照留念。
“幸而,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变化,人们更多地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开始关注和回顾逝去的美好。”陈锦说。
景观、画册、明信片、宣传册、装饰品……陈锦的照片不断变换形态,成为传递老成都印象的载体。有时,他会伤感成都的快速发展“毁掉了一些东西”,他认为这是对文化的不尊重。“作为摄影人能做什么?就是用手中的相机,把这些即将消逝的东西留下来。”陈锦说。
在他的记忆里,成都的老街道很窄,许多人家面街而居;一条丈许长的竹竿横街而过,从这家屋檐挑向那家屋檐,竹竿上晾满了刚洗过的铺笼罩被、内褂外衫。长长的铺外檐廊,宽宽的街沿,大小院落里的天井、院坝等,构成了绝佳的“共享空间”。闲暇之余,男人们在这些“共享空间”里喝茶下棋,会友聚谈;妇女们一边做些浆洗缝补类的手工活,一边拉拉家常;孩子们则恣意地嬉戏游玩,待夜幕降临,“逮猫”“摆鬼故事”等节目激动人心。偶尔,会听到打锅盔的师傅用擀面杖有节奏地敲击着案板,从远处走来。又或是补锅匠手拿一串铁片制成的响器,边走边甩,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虽然,这些记录在陈锦底片上的成都景象有点“土、老、破”,虽然被拍摄的百姓生活没有那么光鲜和现代。但是陈锦觉得,他所拍摄的照片能传达“正能量的情绪”,能唤起人们对过去的美好记忆。“当我们生活的地方逐渐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幸而有影像与文字记录着这些珍贵而濒临消失的市井与传统文化,寄托我们的乡愁”。(李师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