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银行卡取现业务首次出现负增长 其他国家青睐哪种支付方式
2017年04月28日 14:33:24 来源:央广网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如今,从吃饭、到购物,再到出行,中国人使用现金的场合变得越来越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日前表示,去年中国银行卡取现金额65.5万亿元,首次出现负增长,银行卡消费金额的增速,已经连续三年快速下滑,这意味着“新兴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快速普及对银行卡直接消费,尤其是现金支付构成了冲击。

  王素珍分析,一方面银行卡大额消费交易增长乏力,银行卡笔均消费的金额已经从2015年的1895元降至1474元;另一方面是以条码支付为代表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快速普及,对银行卡直接消费尤其是现金支付构成了冲击。

  从处理金额来看,银行机构仍保持主导地位,笔均业务金额4.52万元。但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数量优势明显,业务金额量的增速遥遥领先,同比增长124.27%。

  我国互联网支付快速发展,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共处理网上支付业务461.78亿笔,业务金额2084.95万亿元。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663.3亿笔,业务金额达到54.25万亿元。而支付业务持续由电脑端向移动端迁移。

  今年,在清华大学的一场活动中,苹果CEO库克也谈到了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迅速。听说买西瓜都可以微信支付之后,他都“惊呆”了。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最喜欢使用的支付方式有哪些?互联网支付的普及程度如何?

  先来看日本。日本是全球移动支付发展最早的国家,日本交通IC卡、商户储值卡促进了移动支付的诞生。目前,日本形成了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移动支付体系。

  据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日本有不少可以二维码支付的店铺,一般要先注册该店、登记信用卡信息,购物时扫要购买的商品二维码。虽然这样可以只带手机出门,但不少人会觉得申请和登记麻烦,不如直接使用信用卡。日本手机本身有支付功能,交通卡以及一些充值卡也是人们已经习惯多年的便利支付方式。年纪大的人一贯使用现金和信用卡。日本三大手机运营商在功能机时代对手机的掌控能力很强,比如NTT DoCoMo,2004年推出手机钱包,整合了包括西瓜卡在内的多家IC支付卡,移动运营商主要是通过这种手机钱包以及入股银行的方式主导了移动支付产业链。

  再看俄罗斯,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表示,俄罗斯支付市场近几年迅猛发展,从原始的现金交易到刷卡二维码付款,一夜之间俄罗斯人越来越不爱用现金了。根据俄罗斯分析公司“马尔克韦伯排名与报告”的结果显示,不到一半的俄罗斯人选择采用现金支付,一大半的居民选择银行卡支付,而选择电子钱包支付的只占18%。

  张舜衡介绍,俄罗斯的电子钱包和二维码支付还处在起步阶段。而目前来看,银行卡支付更便携和优惠。俄罗斯的货币面值跨度较大,从5000卢布到1戈比都有对应的钞票或硬币。如果只使用现金,平时上街购物经常会被收银员找回一大把硬币,不方便携带。俄罗斯的电子钱包和二维码支付处于起步阶段,能够提供相关金融服务并能够获得民众充分信任的只有三大俄罗斯互联网巨头。消费者将现金放在电子钱包没有利息,并且只能用于消费,甚至取回余款要交一笔手续费。

  综合比较,银行卡支付则更便携更优惠,俄罗斯金融市场完全开放,银行的数量非常多,银行卡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个银行基本会推出自己的返现卡和积分卡,很多银行还有现金随时返还的业务,返还的现金能获得当月的活期存款利息,消费者刷卡的那一刻有一定比例的现金返还至账户,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对俄罗斯民众来说,简直是无法拒绝优惠。同时因各大支付系统在俄罗斯市场疯狂攻城略地,中国银联、美国维萨(Visa)和万事达(MasterCard)、俄罗斯本土系统普罗 100(PRO100)以及日本吉士美卡(JCB)等,都积极与本土商家合作,推出各种充满诱惑的促销活动。这几年俄罗斯大部分商场的付款终端机都开通了无线支付功能,顾客只需将银行卡靠近终端机即可,不用输入密码或签字,远远比要确保手机随时联网的扫码支付更迅速,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选择放弃现金和二维码等互联网支付方式,纷纷回归银行卡支付。

  再把视线投向德国。《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透露,德国虽然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但是德国人对一些创新性的支付手段却尤为谨慎,比如通过扫描自动转账等。在需要消费时,更多的德国人还是会选择现金支付或者刷卡支付。除了要求证明事物本身的安全性外,还有很多的法律上的条条框框需要解释。拿互联网支付来说,除了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外,还涉及到商业经营上的一些法律规范,网络上是否有资质涉足金融活动等,在德国都有着相应的严格规范。通常情况下德国人消费购物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现金支付、刷卡包括电子现金卡和信用卡。电子现金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免费刷付,也是德国人最常使用的一种支付手段。消费价值在百元以上一般都采用刷卡而非直接支付现金。现在大部分德国储户有网络银行帐户,即开户银行的网上服务平台,用户可以上这些银行的网页登陆自己的账户进行转账以及其他金融活动。德国人在网上购物大多是通过转账、信用卡等手段来支付货款。德国也有移动支付服务,比如通过手机购买车票,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以及金融活动等都是通过正规银行的正规服务来实现。

  德国人的互联网支付意愿低,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德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薛成俊介绍,德国的制造业发达,产品的创新能力世界一流,在互联网和金融方面相对比较落后。比如4G和WIFI,在德国很多地区甚至连3G信号都很弱。由于法律上的限制,德国公共WIFI的普及率和覆盖率非常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滞后给网络的使用者特别是移动网络的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网络银行的使用热情。

标签: 责任编辑:吴盈秋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