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中国岚桥集团收购达尔文港99年经营权。为澳大利亚与亚洲特别是与中国的贸易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华社发)
②国外客商在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参观。
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③在浙江省义乌市的中欧班列口岸,工作人员正在调配货物集装箱装车。 经济日报记者 周明阳摄
④北方重工集团工人在制造伊斯坦布尔地铁盾构机。 新华社记者 杨青摄
⑤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美国人史瀚文在莫高窟复制洞窟参观。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国际道路运输联盟秘书长翁贝托·德-普雷托: 深化道路运输合作
近日,国际道路运输联盟秘书长翁贝托·德-普雷托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国际道路运输联盟的宗旨和所从事的事业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契合,期望贡献其近70年国际道路运输和贸易便利化经验,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德-普雷托说,“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道路运输联盟的宗旨相契合。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一度将东西方连接在一起,双边贸易大幅增长,可后来却戛然而止。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是交通运输方面的障碍。他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凝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力量,反击贸易保护主义逆流,大力推动全球贸易的深入发展。
德-普雷托说,国际道路运输联盟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将主要通过联合国《1975年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国际公路运输系统。作为目前全球唯一的跨境货运通关系统,国际公路运输系统通过简化通关程序和提高通关效率,来推进国际运输与贸易的便利化、安全化。在“一带一路”区域内,国际公路运输货物自起运国海关到目的地国海关的运输过程中,所有加入该公约的过境国海关都不对货物设任何检查,不需要缴纳巨额过境担保金,也不会延误时间。
2016年7月份,中国加入《1975年国际公路运输公约》,成为第70个缔约国。德-普雷托表示,中国加入《1975年国际公路运输公约》,显示了中国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促进贸易发展的决心,是中国逐步融入全球运输和贸易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信号,也是推动亚欧大陆道路运输贸易和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一步,将对“一带一路”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德-普雷托认为,国际道路运输联盟与中国的未来合作潜力巨大。目前,在中国出口到欧洲的货物中,只有不到10%由陆路运输。国际道路运输联盟预计这一数字将迅速增长。为此,国际道路运输联盟将针对中国特点,提供国际公路运输系统的相关培训,积极促进跨境道路运输便利化,探索多式联运发展,实现国际道路运输联盟与中国的互利共赢。(经济日报驻日内瓦记者 陈 建)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作为关注和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智库学者,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先生从2014年至今已参加了三次关于“一带一路”的国际研讨会。库恩不仅充分肯定“一带一路”在目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阶段的作用,还十分赞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社会的担当。
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构想和目标,库恩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的总体政策相契合。“一带一路”建设是包容性的发展模式,指导思想是互惠共同发展,包容性是关键。相关建设重在加强亚、欧、非之间的互联互通,最终目的是在全球贸易中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非歧视性开放包容的多边贸易机制。“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将给沿线相关国家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对中国经济也有不可估量的促进,是中国外交思想发展成熟的表现,更体现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面对部分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质疑,库恩说,要全面理解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意义,就必须理解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全球化也创造了中国的发展奇迹。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的全球化也在一定程度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全球化发展的新模式,就是通过发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促进地区乃至全球的互联互通。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出现了西方国家工人失业增加的情况,美国作为曾经全球化的支柱国家,却转向“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这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美国须顺应发展趋势,与中国一道共同改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维护世界稳定,因为这对任何一方来说都是有利的。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来,中国已经与沿线许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投资和金融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并且许多项目已经取得进展和初步成就。“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了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因此减少了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日报驻纽约记者 朱 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 分享中国改革红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亚太部主任景峰近日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将有效重振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并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景峰认为,从文化角度看,作为联合国系统唯一的文化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致力于将文化纳入衡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之中。文化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因素,其非凡的能量和潜力不可忽视。古老的“丝绸之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经济的最大贡献在于“通”,这一哲学理念的重要保障则是“和平”与“发展”,这迎合了当前人类发展的大趋势。
未来,在“一带一路”建设及相关合作中,一方面可使沿线各国积极借鉴中国近年来在经济发展与转型方面的成功经验,分享中国改革红利。另一方面,各国在日常经贸往来中形成的“发展”“和平”及“互惠共赢”的哲学理念也将借助这一平台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为沿线各国的文化交往打下基础,促进不同文明与文化间的对话和交流。
景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代表着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丝绸之路”是两千多年前已有的文化现象,沿线各国通过直运与转运方式形成了早期的传统贸易模式。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鼓励多样化合作发展模式及其取得的积极成果完美诠释了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对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一带一路”建设将继续起到催化剂与融合剂的作用,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传播,展现对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力。
景峰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在促进文化产业合作方面也将起到积极作用。“一带一路”悠久的历史沿袭与丰富的文化传承将在文化传播与合作方面成为新亮点。随着新发展理念对文化领域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将有效促进以旅游产业、城市发展、文化创新、遗产保护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合作不断深化与升级。
景峰表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自身开放的价值观向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辐射,向世界传达中国融通开放的价值理念,展现中国在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促进世界互惠交流等方面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经济日报驻巴黎记者 李鸿涛)
世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重塑全球发展格局
日前,世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再度携新书《世界新趋势》来华,他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重塑全球化新格局,是创造和引领世界趋势的决定性力量。“一带一路”正是多中心全球秩序、多样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柱,也是稳定动荡地区和国家局势的重要力量。
约翰·奈斯比特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具有改变亚洲经济格局的能力,还有改变全球贸易格局的潜力。“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创造一个新型发展框架,通过联合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世界经济秩序的重新配置和力量的再平衡来重塑全球化。
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为9535.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25.7%。“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人口可达44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62.55%;沿线国家GDP总和高达21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总额的28.6%。奈斯比特表示,“一带一路”建设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合作平台,中国以一种新的全球化模式回归到繁荣状态。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发展,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不断扩大,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了新动力。奈斯比特表示,“一带一路”推动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投资和储备货币,从而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将呈现渐进式的模式。奈斯比特认为,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绿色债券发行领域的领头羊,其发行量占全球发行总量的50%。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国在亚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尽力建成绿色金融体系。绿色债券是该项行动的核心战略,中国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据我了解,中国发行的绿色债券中,3年期和5年期美元债券合计认购倍数达4倍,人民币2年债券认购倍数更是高达8倍。”
奈斯比特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所有参与国家的正确选择。中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且正迅速成长为全球投资者。未来,中国可能成为“一带一路”这条世界最长经济走廊上的金融核心。(经济日报记者 李春霞 )
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打破经贸投资壁垒
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澳大利亚全球基金会秘书长史蒂夫·霍华德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他热切期待此次峰会的成功举办,希望中国能够通过峰会向世界展示“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前景,同时,他期盼与会各国和地区能够达成更加广泛的合作共识。
霍华德说,在当前的国际经贸领域,一股“逆全球化之风”似乎要卷土重来,一些国家正在走向自我封闭,希望远离世界,远离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一带一路”倡导的互联互通、务实合作理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可治理的、具有包容性的全球化,能够促使各个国家建立更公平的社会,最终形成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国际体系。“一带一路”建设,将有效促成新型全球化体系的建立,希望此次峰会能够实现这个成果。在这一倡议下,中国通过与邻国的互联互通,以及邻国之间形成互联互通,能够有力促进货物和服务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因此,“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形成国家间强有力的经贸和投资联系,打破贸易壁垒,共建合作关系,并以物理上的联系实现货物自由流动。通过互联互通务实合作,“一带一路”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作为澳大利亚人,霍华德认为澳大利亚应该早日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自从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澳大利亚以来,澳大利亚国内开始对“一带一路”建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可。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访澳,双方进一步就这个议题举行了磋商。尽管目前澳大利亚对“一带一路”建设仍在观望,但随着澳大利亚国内各界对这一倡议的逐步了解,越来越多的声音支持澳大利亚早日搭上“一带一路”快车,加速区域发展,建成贸易强国。
谈到澳中经贸关系时,霍华德表示,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增长最快的投资、旅游和教育等来源国,这是令人欣喜的成果,希望这一关系能够长期保持。澳大利亚需要同中国和亚洲各国加强供应链联系,“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助于达成这一目标。例如,一家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要将产品运往亚洲,相应的港口设施是否能够配套?“一带一路”建设能够保证在产品的生产端和消费端建成一条畅通无阻的供应链,如果积极参与其中,澳大利亚将成为中国更好的贸易伙伴,也将成为全世界更好的贸易伙伴。
霍华德认为,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计划是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的最佳切入点,这将拉动当地基建投资增长,并增加劳动力就业。目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一家基础设施企业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内容包括在西澳大利亚州建设铁路,以连接西澳州的铁矿和港口。这一铁路基础设施项目仅在建设期间就将给澳大利亚带来3300个就业机会,展现出中澳全方位合作的良好前景。(经济日报驻堪培拉记者 翁东辉 )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