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开友向记者介绍分给贫困户的种羊。 温龙海 摄
中新网福州5月16日电 (林玲)5月的龙岩,天亮得很早。家住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铜钵村的林成早早起床,准备前往龙岩市绿鲜山蔬菜种植农场看看那一亩属于自己的菜地。
“我不想只坐在家里等着政府救济,我更希望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幸福。”57岁的林成是村中的贫困户,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出远门务工的他只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每个月依靠母亲的900元政府补助生活。
2017年,龙岩市新罗区引入“竞争性扶贫”模式,改变了他的生活。
图为林成在照顾自己田地里的蔬菜。 温龙海 摄
“要我脱贫”转为“我要脱贫”
“竞争性扶贫”,是指采取“政府企业搭建平台、贫困对象竞争上岗”的方式,由政府或农林项目业主搭建竞争性项目平台,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途径,让贫困对象通过竞争方式无偿或低偿获取项目、技术、资金、岗位等外在帮扶机会,强化其脱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要我脱贫”转为“我要脱贫”。
龙岩市新罗区脱贫办副主任谢辉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龙岩市新罗区一直将脱贫工作摆在前列,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一部分贫困群众通过政策扶持和自己的辛勤劳动,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但是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只愿坐等帮扶干部送钱送物上门。
为了转变这一类缺乏劳动创造意愿,完全依赖外部支持的贫困户的错误思想,龙岩市新罗区引入“竞争性扶贫”模式,旨在通过一部分竞争“上岗”的贫困对象脱贫致富的真人真事,带动更多的贫困对象树立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梦。
林成就职的龙岩市绿鲜山蔬菜种植农场,就是“竞争性扶贫试点”之一。由政府租赁该农场的20亩大棚蔬菜基地,由贫困户自愿报名,通过下村领导、干部、村两委和协理员统一评分,按分数高低择优“上岗”。
“我们会和竞争‘上岗’的贫困户签订协议,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生产用具,统一购买肥料、农药,按市场批发价统一收购贫困户生产的蔬菜,并保证每个贫困户年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绿鲜山蔬菜种植农场场主黄宣深对记者说。
“通过这段时间的考察,我们发现这些贫困户们的表现都较为积极,虽然每个人手上只有一亩地,但是他们可以在这过程中学到技术,并且能把多劳多得的观念传递给其他贫困户。”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科技副镇长邱洁对记者表示,比起坐在家里等着救济,用这样低风险保收入的方式来增收,对于贫困户来说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再过几个月,林成所种植的台湾东升板栗、南瓜就可以成熟,他就能拿到通过自己劳动换来的收入。“有了这份工作之后,不仅钱赚得多了,生活也变得更有盼头。”
图为贫困户在养羊家庭农场里工作。 温龙海 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17年初,龙岩市新罗区将竞争性扶贫写入《新罗区2017年脱贫攻坚战役实施方案》,统筹设立扶贫开发项目竞争性引导资金500万元,“竞争性扶贫”试点开始逐渐铺开。
苏坂镇远景养羊专业合作社湖羊养殖项目是“竞争性扶贫”项目试点之一,让有劳动能力、有意向养羊的贫困户自愿报名,竞争获得项目及扶持资金,贫困户不掏一分钱就可获得种羊。
同时,合作社为贫困养羊户提供场址选择,羊场建造改造、送种羊上门、养殖技术跟踪、指导等服务;统一采购供应饲料、药品、配件等物资;贫困户赊欠的种羊引种款,在年底保护价回收贫困户合格肉羊时抵扣。
“只要他们认真养羊,我就能够保证他们一年增收3万元。”陈开友是“竞争性扶贫试点”陈开友养羊家庭农场的场主,性格直爽的他对“竞争性扶贫”项目赞不绝口,“赚钱其实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贫困户学会了这门技巧,以后可以靠养羊发家致富,不会再返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的同时更要造血。”龙岩市新罗区农业局局长李锦光对记者表示,通过“竞争性扶贫”模式,农户不仅能振作精神通过劳动奔向小康,更能学会一门致富发家的手艺;这样一来,扶贫工作就能够更有效率的展开。
下一步,龙岩市新罗区将以正在开展的“竞争性扶贫”项目为切入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总结,完善实施方案,健全规范竞争模式、项目评审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相关制度办法,循序渐进,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区推广“竞争性扶贫”机制。(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