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橹
编者按:有一种人:他们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们是文明进步的领跑者,是开拓创新的实践者;他们以知识的力量承载着国家前行的希望。他们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天下英才》,讲述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情怀与担当。
央广网北京6月6日消息(记者 刘柏煊)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导航卫星……在这些佐证一个国家航天实力的名词背后,都有西北工业大学航天专业毕业生的身影。他们中不乏高级将领、总设计师和各类首席,但遇到这位老人却都要尊称一句“老师”,这就是陈士橹——西北工业大学航天专业的创始人。
作为陈士橹院士曾经的同学和同事,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说:“我是1956年认识陈士橹院士的。他坚守航天,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几十年来如一日,不只是培育了航天人才,输送了航天人才,还具体地参与了航天工程,做出了贡献。”
在女儿陈清怡印象里,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正直、善良、责任心特别强的教书匠,平时看起来非常和善,到关键时,他也会拍案而起,坚持他认为正确的东西。
作为陈士橹院士的学生,给金壮龙(C919大型客机项目总指挥、中国商飞公司董事长)留下最深的印象是,陈老师为人师表、学识渊博、教学严谨、品德高尚,对他影响很大,老师虽然已经故去,但是老师的爱国情怀、科学风范和精神力量仍在激励和改造着一批批航天人。
在女儿陈清怡的记忆里,父亲个子不高,佝偻着背,外形并不显眼,但在谈吐中显露的却是典型知识分子的派头,语调柔软,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上世纪三十年代,年少的陈士橹因为时常头顶日军轰炸机的尖啸,萌生了航空救国的渴望。“他们上中学的时候,要经常跑飞机,跑到乡下,躲到山里,基本上是被动挨打,他很希望能学航空专业。”
就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两个月,25岁的陈士橹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西南联大的航空工程学系毕业,同年留校任教,这是他“教书匠”生涯的起点。1956年,陈士橹被派往苏联留学,火车七天七夜的颠簸将他送到了莫斯科,学成回国后,他牵头创办了西北工业大学宇航工程系。他生前曾回忆:“我去的是莫斯科航空学院,莫斯科航空学院是在航空的基础上弄航天,国内那时是航空。1958年底,回到西安西北工业大学以后,过了一年,1959年我们学校也要创办新的院系,叫宇航工程系,叫我做系主任。”
此时,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已经进入“原子”和“喷气”时代。而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航天”和“航空”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这就意味着一切要从零开始,把“0”变成“1”。
对于最早尝试“吃螃蟹”的陈士橹而言,如何解决教材问题是当务之急。当时仅有的教材都由苏联专家提供,密级很高,管理很严,课本名字还都是代号。陈士橹主动带领教师搜集资料、伏案编写、刻板印刷,往往晚上在书桌前坐下,再起身已是第二天。
女儿陈清怡说:“经常晚上看到他在那,要么在备课、看书,要么在那儿刻钢板。我对‘开夜车’这个词,一开始是从我爸爸身上知道的。”
西北工业大学的宇航工程专业就这样在艰难中开始起飞。然而,令陈士橹没有想到的是,短短五年之后,由于院系调整,宇航工程系面临被撤并的风险。突如其来的消息让陈士橹百般不解:“我说从航空到航天上是一大步。我自己感到还有很多东西要学,现在要解散了就可惜了。我说我相信其他国家不会要把航天拿掉去做航空的。”
就这样,他开始了四处奔走。女儿陈清怡记得,在那些日子里,父亲让她感受到了未曾有过的“雷厉风行”。“他还拍起桌子来,所以大家觉得,平时看他温文尔雅的,说话都是笑嘻嘻的,怎么还发那么大的脾气。”
陈士橹的呼声终于得到当时主管部门——国防科委的重视。在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上,他向中国航天之父、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反映了自己的想法,获得了宝贵的支持。“后来钱学森自己也跟我讲说,陈士橹,开始很多人都把你们这个专业要撤掉,但我是赞成和支持你的。”
陈士橹的远见和坚持,让宇航工程系最终被保留下来。西北工业大学也因此成为国内航空高校中唯一的自开办航天专业以来就没有中断过的学校。从这里走出的7000多名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级人才,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由弱变强的创业之艰。
2016年4月24日,我国首个“航天日”。在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的一幢普通住宅楼里,96岁高龄的陈士橹一整天都在关注着电视报道,女儿陈清怡在事后才察觉到父亲当天的异样。“他那天躺那儿,还让把助听器耳机给他戴上;生病以后卧床的时间比较多,平时不愿意换衣裳,那天主动要求要换衣裳。他把‘航天日’这个事看得很重,感觉真把这一天当过节了。”
晚上21点10分,这位终生情系航天的老人,安详地走完了他的生命旅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