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曾经干涸的居延海,如今成为美丽湿地。
编者按:今天是第二十三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荒漠化,建设绿色家园”,旨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防治,建设绿色家园,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个多月前,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了近年来较为罕见的强沙尘天气过程,范围广、强度大,波及京津冀等十多个省(市、区)。骤然袭来的漫天沙尘,让人们心中难免有些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来势汹汹的沙尘天气?近年来北方的生态状况到底怎么样?我们可以消灭沙尘暴吗?面对“地球的癌症”,我们应该怎么办?
本报记者近日一方面实地探访北方多个沙尘源区,一方面广泛采访专家学者,请他们“会诊”,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期生态周刊推出这组报道,期待您的关注。
5月初,我国北方地区遭遇今年以来最强、近年来较为罕见的强沙尘天气过程。
气象、环保部门监测显示:5月4日,沙尘影响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0余个省(市、区),影响面积达163万平方公里。
5月3日10时,黑龙江大庆市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4006微克/立方米,14时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旗PM10浓度达到8992微克/立方米,4日北京绝大部分地区PM10浓度超过1500微克/立方米。这次沙尘天气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多地空气质量指数“爆表”。因为大风天气,北京甚至出现院墙倒塌、高空坠物,造成人员伤亡。
不少人疑惑,这次强沙尘天气从哪儿来,为啥来得这么猛?PM10浓度达到8992微克/立方米,意味着什么?近日,记者前往内蒙古、宁夏沙尘源地实地调查采访。
①沙尘天气总体在减少,但受气候因素影响会产生波动
根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消息,5月初的沙尘天气,首先发生在内蒙古西部,最强沙尘区也位于内蒙古西部至中部偏西地区,随后沙尘影响范围向东扩展,面积不断扩大。
尘土飞扬,黄沙漫天,视野所及一片昏黄——在额济纳旗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拿出自己拍摄的照片,向记者展示了5月3日额济纳旗沙尘暴严重时刻的状况。“黄沙遮天蔽日!”他感叹道。
额济纳旗环保局副局长狄敏华告诉记者,5月3日早上8点额旗出现沙尘天气,12点发展为沙尘暴天气,晚上9点结束,持续了14个小时。位于环保局办公大楼楼顶的沙尘暴监测系统显示,PM10最大浓度一度达到8992微克/立方米。“监测到这一浓度极值后,我们第一时间上报给环保部。后来我们很快看到,媒体报道中,出现了这个数据。”
8992微克/立方米,这意味着什么?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10浓度超过60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指数就会“爆表”。额济纳旗监测到的这次沙尘PM10最大浓度,相当于严重污染“爆表”水平的15倍。
阿拉善当地媒体报道指出,5月3日的沙尘暴是额旗近7年来最强沙尘暴天气。“在额旗,这样强度的沙尘天气这几年很少见到。”额旗气象局副局长罗晓蔚说,强沙尘暴一般不会超过6小时,而这次不仅风大,境内大部地区平均风力达到8—9级,部分地区出现10—11级大风,而且持续时间长,连续14个小时,近年少有。
“冷空气和沙源地气象条件不利,是5月初这次强沙尘天气的主要原因。”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碧辉说,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两股冷空气叠加出现大风天气。同时,内蒙古西部至中部偏西地区这一带是北方地区沙源地,今年降水偏少,气候干燥,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强沙尘天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地表植被状况来看,近年来额济纳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6年全旗完成林业建设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3%,比2000年高出1.4个百分点。黑河水的有效补给,使得额济纳绿洲地下水位明显回升,沿河植被覆盖度超过60%,比2000年提高了近30%。
与此同时,额济纳旗沙尘暴天气呈减少减弱的趋势。气象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额旗平均每年都有10多天发生沙尘暴,1982年、1983年分别多达28天、27天;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10年,沙尘暴天数明显下降,平均天数不到5天;2010年以后沙尘暴天数进一步下降,去年全年没有发生沙尘暴。与沙尘暴天数相对应的是,历年大风天数也明显下降。
在阿拉善左旗希勃图嘎查,一位牧民为刚种上的梭梭浇水。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从我国北方大范围的监测数据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沙尘天气呈现波动减少趋势,最近5年,沙尘天气偏少的状况尤为明显。
“沙尘暴天数明显下降,这得益于人为治理以及气候因素的共同作用。”罗晓蔚表示,沙尘天气呈现稳定的改善趋势,但中间受到气候因素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波动。这次强沙尘暴警示我们,虽然防沙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防治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不能掉以轻心。
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呈现“双减少”趋势
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茫来嘎查(村),梭梭林绵延遍野,视野尽头是乌兰布和沙漠南缘,梭梭林如同屏障一般,阻挡着沙漠前侵,保护着黄河,保护着贺兰山。
阿左旗林业工作站站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宏义告诉记者,这片梭梭林规划面积是40万亩,截至去年底已经营造35万亩。“以前这里全是沙地,风沙肆虐,我们脚下的沙丘有15米高,种上梭梭以后,沙子被固定下来,沙丘也越来越低。等再过几年,旁边的梭梭蔓延上来,这沙丘就会完全被降服。除了防风固沙,牧民还能在梭梭上接种高价值中草药肉苁蓉,增加收入。”从事防沙治沙工作30多年的刘宏义说。
截至去年年底,阿左旗人工营造梭梭林140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32万亩。
一些牧民放下牧羊鞭,转变成了护林人。55岁的茫来嘎查牧民吴维忠,以前家里养了400多只羊,收入不高,勉强维生。如今他已经不再养羊,成为森林管护员,一年有1.5万元的工资。2014年,他在自己的660亩梭梭树下接种了肉苁蓉,今年喜获丰收,收入达4万多元。“今年因为别的事耽误了,收晚了,弄好了能有6万多元。以后就有经验了。”
吴维忠说,如今乡亲们争相造林植绿,发展生态产业,以前这里天天有沙尘,房前屋后埋的都是沙子。现在风小了,沙也少了。
在地处腾格里沙漠东缘的阿左旗巴彦诺尔苏木(乡)浩坦淖尔嘎查,飞播造林区内,梭梭、花棒、沙拐枣等多种沙生植物在风中摇曳生姿,牢牢锁住了下面的沙丘。
“这片区域有6万多亩,1992年飞播时这里以流动沙丘为主,经过多年的保护,昔日流动沙地被完全固定,成为郁郁葱葱的林地。”刘宏义说,全嘎查60余户牧民,他们在飞播区内采收种子,每年每户就能增收1万多元。
截至2016年,阿左旗累计飞播造林484万亩,在腾格里沙漠东缘形成一条长350公里、宽3到20公里的“锁边”林带,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形成一条长11公里、宽3到15公里的“锁边”林带,有效阻止了两大沙漠前侵扩张,生态效益显著。
在阿拉善左旗希勃图嘎查,一位牧民在种植梭梭。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阿左旗的显著变化,是北方地区防沙治沙的一个缩影。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法律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这被誉为是根治荒漠化“地球癌症”的“中国药方”。
国家林业局的监测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保持“双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的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区的土地退化。沙化是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由于各种因素形成的、地表呈现以沙(砾)物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
③继续努力,实现生态与生计兼顾、治沙与富民结合
宁夏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生态移民村,华泰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内,沙土车车来车往,将土壤卸在沙地上。看到记者对此一脸疑惑,公司副总经理范立宁说:“这是客土压沙。沙地上没法直接种植庄稼,公司在沙地上覆盖上二三十厘米厚的土层,压住沙尘改良土壤的同时,还能种植瓜果创造经济效益。”
这家公司在陶乐镇流转经营1.2万亩耕地,每年为500多位当地移民提供就业机会。平罗县林业局副局长路占利告诉记者,移民搬迁过来后分配到的土地都是生荒地,需要改良才能种植并产生效益。所以平罗引进农业科技公司,流转移民土地规模化种植,一方面改良土壤,一方面给移民提供就业机会。
宁夏多年来持续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贫困人口从生态脆弱的西海固地区迁移出来。庙庙生态移民村村民马强,就是从老家固原市西吉县搬迁过来的。
干旱缺水,是马强对四五个小时车程外的老家的最深印象。“山地里缺水,生计就靠种麦子、放羊,靠天吃饭,庄稼种下去就看老天爷下不下雨,一亩地一年能收200斤麦子就算好的了。交通也不方便,没法出去打工,孩子上学要走十几公里山路。”
“庙庙湖这边好,有水有路,孩子上学方便,打工也方便了。”马强告诉记者,家中的8亩荒地流转给华泰农公司,每年有1600元的收入,他去外面打工,妻子在华泰农公司打工,每年共有一万四五千元的收入。对于未来的生活,总是乐呵呵的马强充满了信心。
截至去年底,平罗还有1.2万名贫困人口,70%分布在庙庙湖等移民迁入区。路占利介绍,平罗将生态治理与产业培育结合起来,依托华泰农等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等产业,每年为移民增加收入近600万元。努力实现“生态与生计兼顾,治沙与富民结合”。
土地沙化与贫困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沙区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前几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有290个在沙区;7017万贫困人口中,超过2000万人生活在西北荒漠化地区。近几年沙区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不过,风沙与人的拉锯战,还将持续进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