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承德8月7日电 题:塞罕坝人和他们的“孩子”
盛夏时节的塞罕坝,层林叠翠,山花盛开。在河北最北部这片与浑善达克沙地接壤的高原上,一代代塞罕坝人用了半个多世纪,把茫茫荒原变成了百万亩林海。
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盛,水草丰美。后随着开围放垦肆意砍伐、山火不断等,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几乎退化成“林木稀疏、风沙肆虐”的荒原沙地。
刘军和妻子齐淑艳都是林场的防火瞭望员,在海拔近2000米的望火楼上,他们日复一日观察着林区是否有火情。为克服寂寞,几年前刘军开始自学画画。儿子是名扑火队员,今年刚刚结婚。图为全家合影,墙上的画是刘军的作品。 陈林 摄
第一代创业者
“一旦塞罕坝生态环境得不到改善,就如同站在屋顶上往北京扬沙子。”一位林场老职工对记者说。到首都直线距离不足200公里的塞罕坝,成了阻挡风沙进京的最后一道防线。
196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127名大中专毕业生与当地干部职工一起,开始林场建设。
“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毕业生中年龄最小的尹桂芝在古稀之年谈起当初选择,表情坚定地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这里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达7个月。她回忆道:刚来时,新盖小屋土炕还没干就铺草,没有门就找木板挡,几乎天天吃莜面也没青菜,渴了就抓雪吃。
建场之初,127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当地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了369人的建设队伍,在气候恶劣、远离城镇的茫茫荒原上拉开了治沙造林序幕。图为林场部分退休老职工一起合影。 陈林 摄
尹桂芝说,她从没因条件苦想过离开,和老伴留下来了,“孩子也都在这儿呢”。
一旁大女儿杨丽英笑言,母亲开始在苗圃工作,“我就是伴随那些树苗长成人了”。后来,杨丽英也决定让儿子大学毕业后报考林场,“继续我们的事业”。
造林并非一帆风顺,因缺乏高寒、高海拔地区造林经验,1962年、1963年连续两年成活率不足8%。
“当时悲观失望情绪很重。”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陈智卿说,林场老书记王尚海等创业者不愿放弃,最终攻克难关,并培育出“大胡子、矮胖子”的优质壮苗。
为鼓舞士气,1964年进行了大会战,这片长大的林子后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建场时,王尚海把家搬到塞罕坝,老人离去时遵照生前遗愿,骨灰又留在林子里。
漫步林中,地上灌木郁郁葱葱,野花飘香。两旁一颗颗笔直的松树,直抵云端,仿佛将天地连接。
图为塞罕坝机械林场一景。 陈林 摄
第二代守业者
创业难,守业更难。与孤独为伴,同寂寞为友,在林场最高点的望火楼,刘军、齐淑艳夫妇日复一日瞭望着火情。与地面巡护、视频监控、探火雷达等一起,共同构建了立体防火防控网络。
为排解寂寞,妻子绣了几百双鞋垫,丈夫则拿起画笔,把眼前林海绘于纸上。
爱笑的齐淑艳说,吵架也成了排解寂寞的方式,不过“吵一会儿就好了”。“吵一会儿老不好,就只有两人,谁也不跟谁说话,那不更寂寞啦。”
两人父亲都是林场职工,在刘军眼里,这份工作是对父辈的传承,“他们属于创业,我们属于守业”。
儿子是林场扑火队员,在他眼里:自己和爷爷、父亲那两代人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这片林子”。
在营林区宿舍,于瑞林每次透过窗户看到漫山松树,都“心情特别开阔”,里边有他们栽的树,他说那是“成就”。
工作41年,历经步行、骑马、骑摩托等交通方式后,于瑞林现在开车护林防火。他笑言条件越来越好,宿舍也如宾馆标间,能洗澡,有网络。
名字有林,是叔叔起的。这样的名字在林场二代、三代中很常见。叔叔住院他去探望时,老人说,等不在了想留在工作过的林子里……
陈智卿说,三分造林七分管,塞罕坝一代代务林人这么做,是为了国家生态建设,也是为上一辈留下的绿水青山不在他们手里断送。他补充说,林场的人都把林子当孩子,这是每个人的心里话。
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被誉为林场的第三代务林人代表,他大学毕业后来到塞罕坝,受其影响,女友也从都市来到这里。图为他在育苗基地,正查看幼苗长势。 陈林 摄
第三代新创业者
从2012年起,林场开始在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阳坡大面积攻坚造林。在育苗基地,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用手轻抚着幼苗,查看长势。他说,攻坚造林的树苗都从这里孕育。
被誉为第三代务林人代表的于士涛坦言,“2005年刚来时就想走”:晚上外边刮着风,屋里一桌一床,“心里那种凄凉劲儿吧,很难以言表。”
老一辈创业者的故事让他留了下来。爱上这里,却是看到种的树一点点长起来。
受于士涛影响,女友也从都市来到这里。孩子能记事时,他第一次带着去看了那些树。
于士涛笑着比划说,“(树)都超过我的个头啦”,感觉和看自家小孩一样,“有一种特别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说到孩子,他瞬间眼圈发红。防火紧要期长时间没回家,孩子以为陌生人,直接往外推。
环境变好后,游客也如约而至。从小在当地长大的刘美,常和参观者分享此间变化。
2013年,她到林场旅行社工作。此前,父亲也从干了几十年的伐木装车工作转为旅游。
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说,目前,百万亩林海已发挥出巨大的生态效益,有效地阻挡了风沙南侵,每年可为滦河、辽河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还改善了区域小气候。
近年林场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了森林旅游、绿化苗木和引进风电项目等优势产业,曾是支柱产业的木材产业,比例逐年大幅下降。
林场还启动实施了全国首例国有林场森林管理碳汇项目。刘海莹说,可以预见,未来的塞罕坝还将是一座“绿色银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