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可西里,你踩下的每一个脚印,有可能是地球诞生以来人类留下的第一个脚印。”
此话不虚。
这片4.5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无人区”,被称作“万山之祖、千湖之地、动物王国、人间净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生态坐标——
可可西里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最高达到6860米,横亘北部的巍巍昆仑,是中国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
她所在的三江源,拥有青藏高原上最密集的湖泊,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孕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南半岛悠久的历史文明,是十几亿人民的生命源泉,对中国乃至亚洲的生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最低气温有时可达零下40多摄氏度,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这里被称为人类生命的禁区。
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可可西里以230多种野生动物和202种野生植物的伟大珍藏,成为世界上令人叹为观止的生物基因库。
可可西里保存了藏羚羊完整生命周期的栖息地和各个自然过程的生动景象。每年夏天,来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和新疆阿尔金山地区的数万只藏羚羊,沿着一条条生命通道,向可可西里腹地的太阳湖和卓乃湖附近集结产仔。
“迄今为止,藏羚羊的夏季产仔大迁徙是地球上最为壮观的三种有蹄类动物大迁徙之一。”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布周说,藏羚羊的迁徙之谜也为可可西里增加了更加神秘、神奇的色彩。
可可西里的生态极为重要,同时又极为脆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人员涌入可可西里,这里面临着千百年来最严重的危机。
——采金的人来了,可可西里的地表植被受到严重损害;
——捞卤虫的人来了,可可西里的盐湖变得不再平静;
——最让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盗猎者把枪口对准了藏羚羊。
“三江源地区堪称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敏感而脆弱,一旦遭遇退化和破坏,短期内难以得到恢复。”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李晓南说。
在这里,生态保护有着跟别处截然不同的含义。
藏羚羊,被人称之为高原精灵。千百年来,藏羚羊与藏野驴、野牦牛、藏原羚等生灵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它们是可可西里真正的主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种叫作“沙图什”的奢华披肩在欧美市场走俏。
“一条长2米、宽1米的‘沙图什’披肩,重量100克左右,可以从一枚戒指中穿过,最高可卖到5万美元。”布周说。
“不过,制作一条披肩,要付出3到5只成年藏羚羊的生命。”
这是带着血腥味的残酷的美丽。
暴利面前,针对藏羚羊的猎杀在高原上肆无忌惮地进行着,藏羚羊的数量从此前的20多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
“最猖獗的时期,盗猎分子开着卡车进入可可西里,一次作案捕杀1000多只藏羚羊,被剥皮后的尸体遍布草原。”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森林公安局副局长罗延海说。
保护好这最后一片净土,守住高原生灵最后的家园,成为历史给出的一道必答题。
1992年,可可西里所在的治多县组建巡山队,开始严厉打击盗猎分子。
仅仅过了一年多,时任治多县委副书记的杰桑·索南达杰在可可西里太阳湖畔抓捕盗猎分子时中弹牺牲,年仅40岁。
他的外甥秋培扎西回忆说,舅舅牺牲后正赶上春节,整个治多县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没有听到一声鞭炮响。
如今,每次在海拔4768米的昆仑山口索南达杰烈士纪念碑前路过时,巡山队员们都会特意下车向他的塑像献哈达、敬青稞酒、向空中抛撒象征吉祥的风马旗。
不惜以生命换取生命,可可西里人对高原的爱如此深切。
1996年,可可西里省级自然保护区挂牌成立。第二年,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扛起了历史的重任。
管理局决定在青藏公路沿线设立保护站,封锁盗猎分子出入。然而,组织巡山队深入可可西里腹地巡山,则是反盗猎最管用、但也最原始的手段。
“刚开始进可可西里,我们很长时间连一只野生动物都看不见。大家心里都有点凉,说是不是都被盗猎分子打完了。”老队员才旦桑周说,“一直到第三天,我们才看到4、5只动物。”
此后,国家不断加大对可可西里保护力度,青藏公路沿线的不冻泉站、索南达杰站、五道梁站、沱沱河站以及位于可可西里腹地藏羚羊“大产房”的卓乃湖站5个保护站逐步建立完善,并明确了反盗猎盗采的巡山制度。
可可西里的生态在一天天好转。
“十年前,我刚来可可西里工作的时候,游客都是问我‘藏羚羊在哪里、藏羚羊长什么样’,我们只能把照片给他们看。现在不同了,游客会说‘我见到十只了’‘这是公羊还是母羊’。”索南达杰保护站副站长龙周才加说,“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成就感。”
现如今,可可西里已经恢复宁静。龙周才加和同事们仍然坚持每月进山巡护一趟,严密防范盗猎盗采案件。
更多时间,他们就在保护站工作——保护湿地林地、监测和救助野生动物、为来保护站的游客进行生态保护讲解等,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尤其夏季,藏羚羊产仔和回迁时,要为藏羚羊安全迁徙保驾护航,是他们最忙碌的季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棋局中,国家保护可可西里的力度空前加大。
这是可可西里保护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他明确提出,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
此前,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可可西里作为三江源的一部分被纳入更好的保护。这种新的保护形式,将把三江源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
同时,为构建协同保护大格局,可可西里还打破地域限制,与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等自然保护区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协同打击生态违法活动。
2006年至今的十几年里,可可西里再没有响起枪声,境内藏羚羊逐步恢复至6万余只。
昔日满目疮痍的盗猎之地,如今成为高原物种基因库。可可西里现有哺乳动物31种,鸟类60种,鱼类6种,爬行类1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共24种。监测数据显示,可可西里荒漠面积不断减少。
不惮风霜苦与辛,惟信山川不负人。
可可西里以自身的实践证明,对自然以敬意就会获得公平的回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