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晚,中国航天员中心烟台海上训练基地里气氛轻松欢乐。完成了17天海上救生训练任务的18名中欧航天员,终于能暂时放松一下。晚餐时,两名欧洲航天员满怀好奇地品尝了白酒,兴奋不已。
此次训练中,原本“上九天揽月”的航天员们,在风浪中大显身手,从出舱入水、攀爬登艇到直升机悬吊,演练了整套海上救生流程。“中国航天员训练的质量跟欧洲一样高。”德国航天员马蒂亚斯·约瑟夫说,“希望经常能和中国朋友一起训练。”
我国首次在真实海域开展训练
“神舟飞船应急返回时,应急着陆区包括海上。”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说,开展海上训练的目的,是让航天员掌握海上救生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与搜救人员的协同能力,以提高返回获救概率。
黄伟芬说,过去在水池和水库里进行过航天员自主出舱、水上生存的训练,而直升机悬吊营救等训练则是在陆地上开展。此次海上训练,演练了直升机悬吊以及救援船吊篮两种营救方式,内容更加全面。
航天员叶光富说,在水池训练时,许多条件无法真实模拟。海上除了大风大浪,还要面对偏远隔离、救援条件有限等情况,给身体、心理带来的影响完全不同。另外,以前的训练主要是各个单项分开进行,这次则是把所有单项整合在一起,一次完成全部流程。这除了对航天员的操作、配合提出一定要求,也对整个保障团队带来了很大考验。
黄伟芬表示,通过此次实战演练,进一步检验海上营救的方法和模式的可行性,增强了各单位协同能力,为后续任务的应急搜救奠定了基础。此外,这也是首次有外国航天员参与我国大型训练任务,双方加深了了解,为载人航天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积累了经验。
落在海上不好受,航天员也想吐
飞船落在海上,舱内的航天员并不好受。黄伟芬说,返回舱在浪和涌中摇摆,加上舱内空间狭小、天气炎热,航天员会感觉不适,甚至想吐,这都需要克服。有时遇上风平浪静,为了达到训练效果,工作人员还会用救助艇在周围“造浪”。
“很闷热,特别晃。”女航天员王亚平说,“不开舱门闷,开了又晒;穿着航天服一身汗,脱下去又是一身汗。”
训练中,航天员要先在模拟返回舱内把航天服换为抗浸服,然后出舱落水,开始生存活动。黄伟芬介绍,在舱内更换服装并不容易,需要三名航天员相互配合;落水的环节也需特别注意,要以规范的姿态入水,以免自己受伤,同时防止对舱内同伴带来伤害。
王亚平说,第一名出舱的航天员要先坐在返回舱舱沿,用气瓶给救生船充气,把船扔进海里,把救生包扔到船上,自己再入水爬上船。救生船有两艘,一艘单人、一艘双人。救生包里防卫物品、陆鞋包、铱星电话、指南针、定位系统,以及能维持48小时的应急食品等。三名航天员都上船后,便打开电话和定位系统等待救援。
海上作业环境复杂、风险很高。8月21日回收返回舱时,由于风大,吊在空中的返回舱摆动起来,十分危险。船长立刻启动预案,将返回舱放回海里恢复稳定,并调整母船航向重新起吊,这才成功完成回收。
为了保障安全,组织方尽可能考虑到各个细节,制定了多项预案和应急措施。黄伟芬说,例如工作人员发现营救航天员的吊篮上有尖锐部分,立即用胶带包住;发现有些工具可能划伤手,就提醒航天员戴手套。对航天员可能遇到的溺水、中暑、磕碰、摔倒等情况,他们也进行了分析,在相关环节中采取了对策。在选择训练海域时,他们对环境、天气变化、雷电、有无攻击性的海洋生物、周边船只通过情况等都做了详细分析。
未来空间站将开展更多国际合作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介绍,这次海上救生训练,是我国面向空间站建设和下一步运营进行的重要训练,也是载人空间站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载人航天领域,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中国载人航天发展也要走国际合作路线。”杨利伟说,我国载人航天发展25年来,形成了一整套独立、系统的工程建设管理及人才培养体系;欧洲航天局长期参与国际合作,特别是在国际空间站建设及飞行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双方各有优势,也有许多共同需求。
此外,中国载人航天也已经和俄罗斯、法国,以及亚洲、非洲的多个国家开展了大量合作,并与意大利、联合国外空司等国家和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我国计划于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杨利伟表示,未来的国际合作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展。一是平台技术合作,可以是单项设备或组件、分系统乃至舱段级合作,比如空间站上预留舱段接口。二是空间应用合作,包括在空间科学应用及航天医学等领域,采取联合研究研制、搭载实验等形式。三是航天员选拔训练合作。“现在已有十多个国家提出请我们选拔和训练航天员。”他说。
“我们不排斥任何一个国家,欢迎各国加入空间站方案设计,从建造到运营都参与进来。”杨利伟说。
- 中国新一批航天员选拔在即 你与太空还有多少距离?
- 我国首次成功组织中欧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
- 韩军部队进行炮击训练发生爆炸事故 1名士兵死亡
- 青春逐梦,锐不可当奔强军——记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突击车车长王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