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黔东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续写侗族文化前缘
2017年09月19日 10:24:34 来源:央广网 方永磊 王子衿

  央广网黔东南9月19日消息(记者方永磊 王子衿)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和记忆载体,蕴藏着民族精神的DNA,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如火如荼,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种。近日,央广网记者跟随“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在非遗“富矿”贵州省采访时发现,黔东南州的手工艺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非遗保护的中坚力量。

  侗品源:改良古法让侗布传承更“典雅”

  侗族世代以“侗布”做衣裙,经过扎染、沥干、漂洗、晾晒等工序后,肌理结实端庄的布匹才能做成。扎染时一般有米染、面染、豆染等技法,即用豆面,石灰调成防染桨,通过花板涂在布上,然后煮染。尽管工序非常复杂,但侗族人至今依然乐此不疲,保留着这种纯手工的染布方法,也构成了侗布色彩柔和、风格古朴典雅的特色。

  黎平县侗族蓝靛靛染代表性传承人陆勇妹从小就跟着母亲学会了扎染、刺绣等技艺。2013年到2014年,为了恢复失传多年的豆染技艺,陆勇妹走访了附近的很多村寨,通过老人对豆染的回忆和讲述,再通过不断的实验,最终恢复了豆染技艺,并取得了专利,也让蓝靛靛染的非遗传承更添神秘色彩。

  2015年,抱着对蓝靛靛染的热爱,陆勇妹开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发起成立一家以蓝靛靛染和侗族服饰为主的农民手工艺专业合作社,让这项非遗文化产品更好地被传承和传播。

  今年七月,陆勇妹在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办了精英培训班,向学员培训蓝靛靛染技艺和市场营销知识,希望在利用好非遗商机、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优化民族手工艺制作流程,推动刺绣、织染传统工艺标准化、规模化和创意化。

  “侗族的传统布料是棉和麻,为了弥补这两种面料在制衣上的缺陷,让衣料可以更加塑形和耐磨,我们将金属线、鱼线和松紧线这些元素增加到传统的织布机中。”陆勇妹告诉记者,除了坚持传承本民族传统技艺,合作社还对豆染生产装备、植物染料配方调制等方面进行了改进,迄今已经取得了5项技术专利和9项外观专利。

  细致的分工,时尚的设计,陆勇妹负责的合作社越做越红火。如今,合作社已经有600多名社员,除了同乡的绣女外,临近村落的绣女也加入了进来。目前,合作社已经在黎平县城和旅游区开设了三家实体店。2016年,店里销售额达到300余万,预测今年还会更多。

  侗族大歌:唱响最炫民族风 

  侗族大歌作为化石级古曲,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在中国侗族地区渊源流传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作为侗族人代代相传唱的一种歌曲形式,侗族大歌凝聚了侗族人特有的音乐审美,生活趣味和社交礼仪,同时也承载着侗族对于先辈历史的记忆。

  侗族大歌为多人分声部无伴奏大合唱,演唱者都是未经专业训练的当地民众,凭着天生对音乐的敏感和满含生活的各种情感来表演。数十人的合唱,可将高音部、低音部、混声、和声、轮唱、花腔等等唱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种类繁多的侗歌营造了一个小黄侗人交流的圈子。“基本上农闲时,村里每晚上都会唱歌,同龄人十几人组成一个歌班,男歌班会去找女歌班对歌。”7岁开始学大歌的吴荣德意识到,海内外游客慕名纷至沓来,应该把村民更紧密的组织起来,把侗族的“能歌善舞”变成大家致富的法宝。

  吴荣德的想法立刻得到了从江县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公室的积极响应。为进一步唱响“侗族大歌”这一民族文化品牌,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文产办还专门拨付了30万元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侗族大歌专业合作社,并协助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制度及工作目标。

  2015年11月29日,小黄村侗族大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正式成立。这也是侗族大歌遗产地第一次创办旅游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设在小黄侗歌堂里,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实行多产业融合发展。合作社一方面承接风情表演、侗歌传承、对外教歌、外出表演等;另一方面,社员或民族工艺师傅们可以在合作社里统一制作民族乐器、民族服。饰、民族刺绣、草鞋、民族工艺品,并有专门的经理与客户商谈,保证民族特色工艺品的销路。

  “侗族歌声的世代传唱就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合作社还创办了研习基地,定期组织研讨培训。” 吴荣德希望将村民留在故乡,共同坚守这笔惊艳着岁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表演歌舞剧将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体系的传播出去。“只有通过集体的力量,才真正有可能侗族的文化根基一直传承下去。”

  非遗传承的生机在民间

  黔东南州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3个保护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72个保护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2项242个保护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4项300个保护点,其国家级项目总数位列同级地州市第一,是全国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州。

  近年来, 黔东南州崛起了一批以“非遗”技艺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非遗”合作社,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带动了数万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村民通过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就业。

  “技艺专业合作社不仅带动了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还促进了绣娘、织娘、歌师等一批民族民间工艺从业者增收致富,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市场对接。”黔东南州文改文产办主任廖永伦表示,合作社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村民是乡村文化的主体,普通民众的参与是传统村落和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保护文化生命力。“非遗传承实践是否丰富,非遗能力建设是否强劲,非遗传承人状态是否积极向上,非遗传承过程中是否惠民,这些要素都是非遗传承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在非遗保护的研究中,生产性保护方式多次被提及。黔南州这种农民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的非遗保护方式,将文化保护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把非遗传承人的特殊技艺转化为产品,恰恰可以在带活地方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当地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这种鲜活的保护模式,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生计问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地方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内涵和外延。

标签:传承;古法;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汪江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