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砥砺奋进的5年】一群海归学霸,想好好关心海里的鱼
2017年09月19日 17:01:19 来源: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史春波

  东海渔场。(浙江日报资料图片)

  浙江在线9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史春波)9月17日,拥有美国双学位的江西女孩刘黎君独自走进了温岭松门镇,寻访关于鱼的故事。

  这天,刚好是浙江省史上最长的一个休渔期结束。

  在当地最大的渔村石板殿村,正在进行一场“生态捕捞村”的试点。当地利用金融的杠杆,增加渔民的积极性的做法,让她觉得新鲜。

  刘黎君是中国第一家关注渔业资源的公益机构——“智渔”的成员。有和她一样的十几个年轻人,他们正在为改变中国海洋的未来做出尝试。

  而在浙江,这个沿海省份正在进行的前所未有的渔场修复计划,引起了这群年轻人的极大兴趣。

  上月底,他们参与发起了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把“浙江经验”搬上了讨论的圆桌——政府的雄心,能解开东海渔业资源的困局吗?

  刘黎君也是为寻找这个答案而来。

  “我们想做催化剂,催化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领域的系统性变革”,这家海洋公益机构负责人韩寒这样告诉记者。

  韩寒: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

  告诉世界真实的中国渔业

  四个月前,刘黎君刚从美国读书归来,取得了环境学的两个硕士学位。

  一家研究机构邀请她去做关于“猴子”的保护研究课题,但被她谢绝了。“我对’猴子’没兴趣,我喜欢研究鱼”,她这样笑着告诉记者。

  而一名从事水产品研究的海归小伙也刚刚辞掉了大企业的工作,从四川赶到了海口,成为最新的一员。

  他们一起加入了“智渔”,这是全国第一个关注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机构,它的负责人韩寒同样是一名80后的年轻女海归。

  目前,这个团队一共有十几个人,他们大多从名校毕业,有的学捕捞,有的学水产养殖,不少有留学经历。

  感召他们的是相同的梦想,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渔业,并为此做出自己的尝试。

  刘黎君的感受最深。她在国外读书,发现世界对中国的渔业现状了解极少。

  “而且很多是片面的”,她说,比如,你在国外搜索中国的远洋渔业,出来的都是负面信息,“说中国的渔业对环境破坏很大,却没有说我们所做的努力。”“不全面也不客观。”

  她的一名老师告诉她,可以去试试。

  中国的渔业,关系到经济,资源,环境等等,应该很有意思,也能做点事情。

  刘黎君就找到了“智渔”。“我们想经过努力,使得中国渔业保护越来越理性化、科学化。”

  中国的渔业,是个冷门而庞大的话题。他们找了个小切口:水产品的安全。

  二三十年间,中国的渔业资源迅速衰竭,同时却成全球水产养殖第一大国。

  新的问题来了,如何保证水产品的安全。

  韩寒和她的小伙伴们联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上海海洋大学等权威机构,开始建立一个中国自己的水产品评价体系数据库。

  “以后消费者去超市买水产品,看下我们的评分,就能知道这条鱼的前世今生了。另外,对于渔民来说,只有遵循可持续捕捞,才能得到我们的高分。”韩寒说。

  刘黎君在论坛发言

  女学霸的环保理想

  刘黎君特别佩服他们的“韩姐”。

  两年前,韩寒发起成立了“智渔”。在国内,渔业,是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她为什么会选择它?

  韩寒从小生活在海南,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作家,但韩寒没有走上从文的道路。

  她是一名“学霸”,在高考前,她就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国际会计专业,但她回绝了,参加了高考,然后选择了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

  1997年夏天,她如愿被南京大学录取,成为一名环境化学方向的本科生。

  大学期间,韩寒去内蒙古恩格贝沙漠当志愿者,参与当地沙漠环境改造,在改良过的沙地上种西瓜蔬菜。在太阳暴晒的两个星期里没有水洗澡,也让她初次体验了环保理想与骨感现实的距离。

  2001年,韩寒赴美留学,继续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的学习,回国后她先是在海南省工作,偶遇国际NGO组织——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SFP)在海口调研,为他们做翻译的机会中,韩寒嗅到了渔业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联。

  这是她第一次深入了解渔业可持续发展,她看到了这个领域的机遇,同时也是责任。

  2015年,韩寒创办一个“智渔”的公益组织。在有“海洋之子”之誉的苏纪兰院士支持下,韩寒成功发起了全国首届海洋公益论坛。

  韩寒介绍,“智渔”希望扮演一个催化剂的角色,来催化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态保护领域的某些变革。

  这类变革包括政策管理、经济发展模式、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让资源更优化配置,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人有安心可口且营养的水产品吃,同时渔业赖以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得到保障。

  她坚信智渔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在温和地推动人们用更科学的方法去管理和利用渔业资源。

  “我们希望智渔能启发公益圈之外的个人和机构,能带动更多的力量去思考我们跟自然的相处模式应该是怎样的。”韩寒这样说。

  充满期待的浙江之行

  9月,刘黎君就是怀揣着和韩寒同样的理想,来到了浙江,寻找答案。

  浙江的渔场修复,让她感到惊讶和好奇:“很难想象,政府会有这样的力度去保护渔业资源。”

  除了感叹政府的雄心,勇气和力度。他们也疑惑,为什么会发生在浙江?而其他沿海地区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此行,刘黎君还开始着另一个探索——除了政府的雄心和努力,民间公益组织如何发挥作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将长期在渔村调研。

  “要是我是男的该多好啊,可以和渔民们一起出海,了解最一线的信息”,她这样笑着说。

  在出发前,黎君看到了一个新闻,临海的一名海洋渔业基层执法者突发脑溢血,去世了。

  “看了报道,看哭了”,她思考,政府部门应该如何可持续的执法?也就是让更多的人参与。比如渔民自己,比如公益组织。

  对于这个问题,参加本次全国海洋公益论坛的两位专家也有不同的意见,并发生了一场小小的争论。

  中国海警局东海分局执法组副组长俞国平认为,目前渔民还没有那样的觉悟和素质,应该以加大执法力度为主。而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周永东则认为,这么多船,执法人少,应该主要靠渔民自治。

  刘黎君看到了机会,这个时候,公益组织就应该起到催化的作用。

  刚来浙江,她就赶到了温岭的松门镇,她听说,一家叫做泰隆的商业银行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特别的“绿色金融”服务。

  年轻的行长颜海永告诉她,他们联合当地的公益组织,投入信贷金1.2亿元,支持海洋渔业的生态环保建设,并设立了生态捕捞村的试点,只要渔民渔具符合国家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各项要求作业,船老大可以享受到贷款优惠。“通过绿色授信,引导渔民投身海洋环保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刘黎君说,这样的创新,很值得推广。

  对于这次浙江之行,她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二三十年间,中国的渔业资源迅速衰竭,同时却成全球水产养殖第一大国。新的问题来了,如何保证水产品的安全。

  舟山 普陀 沈家门港、定海区西码头等渔港。( 浙江日报资料图片)

标签:浙江;东海;渔业;渔民;渔业资源;水产品 责任编辑:汪江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