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保卫战背后的温情
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贺词
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贺词
----------------------------------------------
数据来源:教育部 数据截止到2016年底
在教育部北办公楼的五层,有一间“4%办公室”。
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以数字命名的政府机构。这个2012年由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成立的机构被赋予了一个特殊使命——推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实现GDP总量4%占比的国家目标。
2012年,4%的目标终于实现,如何守住4%的底线,成了“4%办公室”必须面对的任务。
也许“4%办公室”是一个“奇怪的存在”,但这间办公室背后的“追4行动”却是长达20年的奋斗。
“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是世界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基础线。据统计,在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
早在1993年,中国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在20世纪末达到4%。
目标已定,但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背景下,“追4”的目标未能如期实现。不知不觉,时间表已推至2010年以后。
那些年,每一个国人都在关注着这样一组数字:1990年为3.04%,1991年为2.86%,1992年为2.74%,1993年为2.51%,1994年为2.51%……直到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这一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为4.28%。
数据来源:教育部 数据截止到2016年底
至此,经过了将近20年的努力,“追4”目标终于好梦成真。在这20年的努力后,国家才真正有了建立“4%办公室”的基本资格。
当“4%办公室”建立以后,不少人提出疑问,4%能不能保得住?这个“4%办公室”会不会仅是昙花一现?
事实胜于雄辩。据最新数据, 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66亿元,比上年增长7.57%,首次超过3万亿元,占GDP比例连续5年超过4%。
“连续5年超过4%”,说起来“轻飘飘”,背后却是一场真刀真枪的保卫战。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财政收支矛盾特别突出。在增量非常有限的背景下,要集中财力保证教育的稳定发展就显得十分困难。然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成了上下一致的信念和行动。
“财政教育投入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这是法定增长的刚性要求。”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曾给教育界别政协委员们算了一笔信心账。这几年,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但是教育经费的投入依然保持了高增长。“每年全国人代会审议财政预算报告,许多支出都会有异议,但教育经费的增长,几乎都是一致赞成的。”这体现了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和对人民群众渴望更好教育的积极回应。
细看5年来,4%大盘子的分配,更多地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倾斜。国家有了这3万多亿,就能更合理地进行分配,在分配中体现更多的教育公平。为什么要打一场4%保卫战?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闵维方曾说过,4%更是一个象征符号,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最有利的台阶”。
放眼全国,“4%办公室”带动中国教育实现的历史跨越是令人振奋的。
2015年12月,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通过独立第三方对中国教育进行评估显示,中国总数为1.5亿的9年义务教育学生普及率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两项指标均高于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教育规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数据,我国的教育规模差不多是1个美国、2个俄罗斯、4个法国的人口规模。维持如此大规模教育的正常运转,需要持续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
每个人都在期待,4%可以带来的教育改变越来越多,“4%办公室”的这场持久战远不能画下句点。
- 港媒称中国在线教育市场或年增20%:将涌现更多生意机会
-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答记者问
- 权威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
- 10岁小女孩上大学引热议 人生慎按“加速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