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马海燕)“我们知道苏轼最有名的是词,却不知道他其实诗写得最多,达到2700多首,词只有300多首。此外,他还写了600多首题跋。”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12日给来“取经”的全国各地语文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题目就是《苏轼的题跋》。
这个题目来源于她的学生。近日,一篇源于清华附小六(4)班公众号的文章《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在微信朋友圈爆红。这出乎窦桂梅意料。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该校三分之一的班级都有公众号,不是为博眼球,是用来介绍班级各自的小研究、小创意,但达到过百万点击量,以前从未有过。
学生们通过电脑程序对苏轼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苏轼为什么喜欢西湖等进行分析,最后形成了《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等研究报告,这些堪比大学生论文的研究引发广泛热议。一时间,小学生做苏轼研究是不是炒作,这些研究成果是否由父母、老师捉刀,受到质疑。
窦桂梅说,这类研究在该校并不是头一例。“今年给学生定的题目是研究苏轼,因为今年是苏轼诞辰980年。去年是鲁迅逝世80周年,所以清华附小的高年级孩子们研究主题是鲁迅。其实去年研究鲁迅也很火,但只在教育圈内流传。学生们研究鲁迅为什么留一字须、头发为什么是硬的、为什么喜欢看电影、为什么爱吃辣椒……这样鲁迅在孩子们心中就立体活跃起来。”
这类研究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清华附小从低年级就开始小课题研究,比如观察树叶;中年级开始研究生活中的现象,比如闰月的由来;到高年级就要开始进行整合主题的内容研究,以人物带动作品,打通全科教学。比如关于苏轼的研究布置下去,孩子们用整整一年的时间读苏轼的作品,数学老师帮助寻找研究工具,语文老师负责帮助文字表达,学生们分工合作,最后形成研究报告。
窦桂梅说,这其实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该班的语文老师随班5年,数学老师随班4年,平时就对学生进行类似研究训练。比如研究哪种共享单车最好用、北京车牌为什么会是字母和数字整合、身份证号前面的数字是什么关系……教师和学生真正实现相互启发、教学相长。
至于报告是否由父母、老师代笔,窦桂梅说,其实这些工具在信息时代都不难获得,是大家把这个问题想得太难了。家长帮助孩子找来工具,最后使用工具、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全在孩子。对在信息时代长大的孩子来说,如何教会他们融合信息化手段,用工具撬动学习的世界,从黑板世界走向现实世界,则更为重要。
这种教学改革是否可复制,特别是在师资水平较差的地区复制,也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关注。窦桂梅的公开课上就有不少来自贫困地区的老师。她说,除课件全部打包给帮扶学校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老师的一种意识,学生有差异而不是有差距,老师要有一种推动学习方式转变的激情和使命。
“不一定要研究苏轼,农村的孩子可以研究放牛与天气的关系,诸如此类,从生活中问出‘为什么’。是不是形成研究报告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探究世界的兴趣和方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中新社记者,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性才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窦桂梅也认为,与其送孩子去课外辅导班,不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这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完)
- 学生带手机进校园问题引争议 应培养孩子多些爱好
- 【砥砺奋进的五年】浙江经济发展孕育新动力 全省百所高校建创业学院
- 你为什么入党?听听70、80、90后怎么说
- 终生相托于科学——一所西部高校的创新发展之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