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尬舞退潮”是群众理性的回归
手机屏幕内外,一头是极度夸张的演绎,以及渴望成名的企盼;一头是收获名利的传说,却在风头过后遇冷。这是郑州“尬舞者”的现实写照。(10月22日《北京青年报》)
客观地讲,尬舞退潮应该是在很多人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大家都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作为一项群众健身活动,尬舞自“走红”以来就饱受争议,喜欢的人觉得这种“舞蹈”与众不同、独具魅力,不喜欢的人则认为它毫无美感、奇葩怪异。但不管是何种眼光看待,有一点我们无需怀疑,尬舞最初的本意或许单纯,就是一些舞蹈爱好者的自娱自乐,与广场舞作用无异。只不过,初心的丢失、过于“功利化”的扩散、无底线的“创新”,让尬舞很难实现长久的维系,遇冷也是必然。
事实上,最近两年,不少地方都出现过尬舞被叫停的报道,从表面上看,是受尬舞噪音扰民、影响市容等问题的影响而引发,但深层次的看,这何尝不是群众理性的回归,让尬舞渐渐缺乏“市场”。
理应看到,尬舞“走红”之初,很多人是出于“猎奇”心态,被其中略显夸张的动作所吸引,才会有人围观、打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众在看多了各种各样“奇葩”的尬舞之后,自然很难再为那些并没多少新意、更没有多少艺术讲究的舞姿“买单”。更何况,有些“舞者”为了“吸粉”“获利”,故意迎合一些围观者的“恶趣味”,摆弄出一些夸张、低俗的动作来“博眼球”,更是让尬舞的口碑渐坏,让群众心生不满。
其实,对于尬舞,群众并非不能接受,至少“走红”的经历,间接证明了群众在某种程度上对其还是“喜闻乐见”的。但是,当缺乏约束的尬舞自由泛滥之后,在没有规则、不讲“三观”、只为“名利”的语境下,要想赢得群众一再支持,恐怕只是“妄想”。
当然,喜欢尬舞、参与尬舞本是个人权利,任何人都无权过多干涉。但是,如果尬舞只注重于走“个人路线”,搞“网络营生”,而忽略了群众的真实需要,那么会被群众“抛弃”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从这点讲,群众理性的回归,给尬舞“当头棒喝”,其实并没什么不好,至少这样尴尬“退潮”之后,说不定会让尬舞者们认真反省一下自己的过失,重新探究尬舞的本真,或许会给群众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东西,相信到时候,尬舞重新“走红”也并非不可能。(陆仁忠)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