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评论:家委竞选如此“油腻” 如何真正发挥作用
2017年11月06日 09:31:55 来源:广州日报 夏振彬

  这两天,几张微信截图让网友们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为竞选家委会,杭州某小学家长们往聊天群里狂扔简历,爆出自己名校、“海归”、高管等豪华履历——借用一个流行的词,那场面相当“油腻”。

  按理说,家委会人人都可参选,每个人公平竞争,并没有不妥;并且为了争取人心,秀出闪闪发光的“实力”也属人之常情。但是,其中浓烈的炫富、炫资源、炫人脉的味道,还是让人觉得哪里怪怪的。

  哪里不对呢?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发布了《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指导意见》,明确规定家委会的职责是参与学校管理,是“支持和监督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家校沟通的纽带。以此来看,支持、监督是家委会的重要职能。

  先看支持。竞选者使出浑身解数,就是为了支持班级工作?从报道来看,并不全是。有家长比较坦诚,直言帮老师做事“其实也是为了孩子”,比如给孩子加印象分,而老师也会予以“特殊关照”。可见,好好的家委会俨然已经成了资源互换平台——家长献出各种资源,而老师予以反馈、补偿,这种“潜规则”让人觉得辣眼睛。

  当然,绕到问题的另一面,也可以发现这样的矛盾:学校、班级的很多工作需要家长支持,但如果没有“好处”,家长会在百忙之中义务奉献吗?从实践来看,如果家委会工作繁琐,又缺乏“激励”,多数家长缺乏热情,甚至出现抽签决定的尴尬局面。

  再看监督。从家长的竞选宣言里,我们看不到任何真知灼见,反而一再强调服务、“炫耀”能为班级带来的资源。现实也是如此,很多家委会的功能已经异化为学校、老师的小跟班,而家委会成员则是出钱、出力、出时间的“服务员”。至于监督,就像家长说的那样,谁敢当“刺头”呢,都怕学校给孩子“穿小鞋”。

  所以,如何在没有“潜规则”的情况下提高家长的积极性?怎么真正让家委会发挥监督作用?在“油腻”的竞选背后,这些深层次问题,更值得忧虑。

  (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标签:家委;家长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