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王尚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本人供图
“源于喜爱,源于收获,源于追求,源于责任,让我在追逐工匠精神的路上大步前行,十几年远远不够。”王尚典如是说。
从2000年10月分配到锦西石化机械厂金工车间,十七年来,王尚典坚定地走在技术工人这条道路上。从锦西石化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尚典始终奋斗在生产第一线。
王尚典正在制作工件。本人供图
入行十七年,一切都因为热爱
“第一次接触车床是在认识性实习的时候,看到坚硬的钢铁在车床上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亮晶晶的,一下就吸引住了我。零件在自己手中诞生的成就感,令我深深着迷。”这是王尚典早期疯狂学习车工的动力。“其实也是我幸运地被车床选中了。”记者从王尚典的言语间感受到了他对车工技术发自内心的热爱。
技校毕业后,王尚典被分配到全国劳模张瑞卓的门下学习车工,张瑞卓对王尚典的第一印象就是悟性极强,一点就透。磨刀、量尺的基本功,半天的工夫王尚典就学得有模有样了。
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更让张瑞卓确定,王尚典是个可塑之才。
1999年,也就是王尚典毕业的那个冬天,张瑞卓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了满身油污、两眼通红的王尚典。原来,在锦西石化公司机械厂实习结束后,王尚典利用假期在一个小厂找到了一份车工工作,这个厂子的活儿十分繁重,而且需要经常上夜班。
“不为别的,就是不想待的时间长了,让手生了。”王尚典解释道。
就是这样一句话让张瑞卓下定决心收下这个徒弟。
内行人都知道,车工的技术要求极高。然而对于王尚典来说,从1998年实习接触车床到灵活掌握车工技术,仅用了三年的时间。从CA6140的小车床到加工直径达5米的大型立式车床,机械厂所有的车床他都能操作自如,并能按图纸熟练加工出符合工艺要求的工件。
2001年,工作仅一年的王尚典就拿到了他的第一个车工状元,并且连续三年获得锦西石化公司车工比赛的第一名。
2004年,王尚典代表锦西石化公司参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第二名。随后他代表中国石油参加全国中央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一举获得了银奖。
由于成绩优异、技术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解决了一系列生产难题,王尚典被公司树立成“钻研技术、爱岗敬业”的青年典型,先后被锦西石化和中国石油授予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
“至此,我的人生达到了一个高峰。”王尚典说。
王尚典正在制作工件。本人供图
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然而,王尚典的人生轨迹却在2005年发生了重大转折,那是一次足以摧毁一个技术工人职业生涯的灾难。
在一次加工事故中,王尚典的右手拇指粉碎性断裂,被定为六级伤残,只能将左脚的第二个脚趾移植到手上。这次事故对于靠手吃饭的王尚典来说,影响很大。没有了灵巧的右手,连拿汤勺、筷子都很困难,更别说加工精美的工件了。
“我很害怕,怕自己今后的路就这么‘断’了,怕看师父和家人的眼神,更怕自己再也走不出去了。当时我的孩子才两个月大,我一直问自己,以后该如何把这个家撑起来……”对于王尚典而言,前方是一段未知的路,迷茫而又绝望,病床上的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当中。
“幸运的是,全世界都没有放弃我。”王尚典说。
受伤期间,公司的关怀、家人的照顾让王尚典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消沉下去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想通了,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需要扛起来的还得扛起来!必须要拿出一个积极主动的态度!再拖下去,不只我会垮,我的家也会垮掉。想要不再让那些关心我的人为我担心,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树立信心、重新站起来。”王尚典对记者说。
出院后,王尚典开始试着练习右手,从最基础的开始,即使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反复练习。
“由于神经和肌肉都是新接的,新手指像不是我的身体一样,动都动不了。”王尚典的首要任务就是慢慢训练手指的灵敏度。
“我举着右手,但很多时候只能死死地盯着手指,即便是憋得满头大汗,手指依然纹丝不动。”王尚典说。即便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在一复一日地坚持锻炼下,两个月后,王尚典终于能让受伤的手指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动了起来。此后,他便开始练习用筷子夹花生豆,从这盘夹到那盘,然后再夹回来。“每完成一个很简单的动作,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成功。”王尚典说。
车间考虑到王尚典的身体状况,准备派他到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强度较小的岗位,但是都被他拒绝了。“我不甘心就这样倒下,不去搏一次,我怕自己会后悔一辈子,即使失败了我也无怨无悔。”就是凭着这样的毅力与执着,王尚典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热爱的车工岗位。
2017年,王尚典获得中央企业青年先锋荣誉称号。本人供图
热忱以激励奋斗,奋斗以磨平高山
王尚典至今都记得重回车床边时的复杂心情,有因为信心不足而产生的忐忑,但更多的是顺利制作完成一件工件时的喜悦。
“我的手受伤了,但脑子没有受伤,我还大有可为。”秉持着这样的信念,重新投入工作的王尚典更加认真对待每一次生产任务,仔细研究每一个加工方案。
在这期间,他全程参与了公司特种垫片的攻关工作,设计整理了整套的特种垫片加工胎具的数据,针对大型工件设计制作出各种工装夹具,并总结出了多项工作经验与同事们分享。
其中,王尚典总结的快速调整高精度大型工件锥度误差的方法,解决了调整大型工件锥度误差耗时多的难题。这套方法在公司推广后,类似问题都得到了迅速解决,大量减少了调整时间,特别是在抢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工作是一种态度,底线有多高,质量就有多高。”这是王尚典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诠释。
2006年至今,王尚典已经连续四届被聘为中国石油车工技能专家。
2012年8月6日,经过了葫芦岛市和辽宁省的层层选拔,王尚典一路过关斩将,以省赛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战胜了国内众多行业高手,站在了车工冠军的领奖台上。
“师父不仅把精湛的技术教给了我,更把他那种为企业奉献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岗精神教给了我,让我对车工充满热情,对企业心怀感恩。”十多年过去了,王尚典初心不变,将师父的教诲始终铭记于心。
工作期间,王尚典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名师带徒活动,先后与车间多名青年工人结成师徒对子,多次获得公司“优秀师徒”称号,他的徒弟也多次获得公司组织的技能竞赛的优秀选手称号。
“我的技术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全国大赛中,我见识到了许许多多的业界精英,他们的技术和刻苦钻研的精神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我更要以工匠精神要求自己,为了中国制造2025撸起袖子加油干!”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展望未来,王尚典对自己有着更高的期许。
“生活中,家人一直以我为荣,儿子更是把我视为他的榜样,我也要用对待工作的热情对待家人,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王尚典说。(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思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