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红枣。
11月底,新华日报读者热线(025-84701119)接到多名南京市民投诉,反映网上购买的陕西清涧县“返利红枣”突然不返利了,还诱导发展下线“新会员”,有诈骗和非法传销之嫌。
投资红枣,先返利后停止
“投资1万元,每天分红350到400元,最后还返还价值1万元的红枣……”今年国庆假期,南京某广告公司职员冯顺生被网络平台“万盛聚”发布的投资信息所吸引。
文中称,陕西省清涧县是我国红枣之乡、国家级贫困县,全县25万人中有13万人以种植、加工红枣为生。2015年秋,全县红枣大丰收,却出现历史性滞销。在国家专项扶持下,当地政府与龙头企业——榆林惠民食业有限公司建立万盛聚电商平台,投资有收益,买枣返实物,每天还有分红、每天提现次数不限,没有任何风险。
一开始,冯顺生也不相信有这等好事。当看到不少购买过的网友说赚大钱时,他心动了。10月5日,他拿出3000元购买3份“万盛聚”红枣产品。让他惊喜的是,第二天,就有120元分红返到他支付宝。几天后,他又追加投资3000元购买红枣产品。
“可前段时间不对劲了。返利日渐变少,从每天1份产品返现40元,降到35元。”冯顺生告诉记者,10月27日,“万盛聚”说平台开始维护,一停就是好几天。11月2日,平台虽重新开放,但对老用户已没有任何返利。万盛聚管理员在微信群通知投资人:老客户需要拉新客户购买产品,钱滚动起来,才能继续返利。
11月9日,平台再次关闭。11月17日又开了一天,18日,平台对老客户再次关闭至今。冯顺生一共投资6000元,扣除返利2000元,他还有4000元“锁”在平台里。
11月24日,记者以购枣人身份,加入“万盛聚”建立的一个微信群。管理员继续向群内900多名投资人发布广告:“投资1万元,二十多天回本,40天返现14000元,也就是40天让你赚4000元,再给你价值一万元大枣(500克/袋,给100袋)”。而一旦有老客户投诉平台承诺不兑现,立即会被管理员踢出微信群。
打拖延战,新骗局套老骗局
10月1日,南京市民陈玉凤花12000元购买了万盛聚产品。返利没几天,平台就宣布关停维护。11月27日,她在万盛聚微信群里又看到“希望”——管理员称:“从当天起的一周内,所有会员需要花158元激活理财账户,否则,,账号作废、不予返利;从12月17日起,对没回本的老客户也开始按比例返还本金。”
“这多半是假的。但不花158元激活账户,心里又不踏实。”陈玉凤显得左右为难。
万盛聚平台停止返利多日,引发投资者集中维权。记者加入拥有172人的“万盛聚维权讨钱”微信群后,发现群成员每天都在增多。网名为“瞓罱”的人士称,平台关闭前两天,他投了2万元,血本无归。据他所知,上当者遍及北京、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山东、山西、辽宁等省市。
冯顺生告诉记者,万盛聚一共建立了10个销售微信群,每个微信群有近千人,总数近万人。按人均投资3000元计算,总金额近3000万元。
群内知情人告诉记者,万盛聚还专门培训骨干“拉人头”——让被培训者找亲人、朋友、战友、同学往平台投钱,同传销手段一模一样。
“‘万盛聚’没有‘造血’功能,只是拆东墙补西墙式的返利。平台开开停停,为的是吸收新人继续往里面投钱。”花3000元买“教训”如今醒悟过来的南京市民徐文俊痛定思痛地说。
但在“万盛聚维权讨钱”微信群里,依然有抱着“幻想”的人不停地问:“昨天有人下新单吗?今天分红提现正常了吗?”
涉嫌传销,具非法集资属性
“全额返利,还送红枣,明显是骗局。”南京市工商局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夏寒冰科长认为,榆林惠民食业公司利用“万盛聚”金字塔式拉人头、许诺高额回报,不但涉嫌传销,而且也具有非法集资的属性。这种消费返利夸大或虚构运营模式前景,通过发展人员和非法吸收资金维持运转,往往返利两三个月后,资金运转就难以为继。一旦资金链断裂,“泡沫炸开”,投资者将面临严重损失。
由于“万盛聚”平台注册地点不在南京,惠民食业公司又在清涧县,省内的上当投资人维权,只能到陕西清涧工商部门举报。他说,当前,不少传销组织打着电子商务、消费返利等“创新经营和投资模式”幌子,采取虚假、夸大宣传以及潜在高额回报的方式,诱惑群众参加传销,或者通过发展人员,缴纳费用维持运作,蒙蔽性、欺骗性极强,公众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
“如果被骗金额较大,涉嫌诈骗,受害人可到最近派出所报案。”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车道正提醒道。
就在记者发稿前夕,“万盛聚”又换个“马甲”,以新公司“清涧丰发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名义继续开卖“返利红枣”,从“万盛聚”微信平台得知,全国各地的投资者仍然“飞蛾扑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