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人民日报批抚顺"女德班":让传统蒙尘
2017年12月05日 08:16: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石 羚

  把糟粕标榜为“文化”,其实是真正的“反文化”。决不能让一些人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招摇撞骗

  “点外卖不刷碗就是不守妇道”“女人就应该在最底层”……近日,辽宁抚顺一个所谓“女德班”的种种言论,引来质疑。目前,当地教育部门已作出回应,认为该校教学内容中存在着有悖社会道德风尚的问题,勒令其立即停办。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的观念,打着“传统”的旗号堂而皇之回到课堂,着实让人震惊。

  类似现象,绝非只有这一家女德班。前段时间,江西一家名为“豫章书院”的民办教育机构,也曾以戒尺、“龙鞭”、关“小黑屋”等方式体罚学生。在这家书院中,山长和教官、国学教育和军事管理、仿古建筑和铁丝栅栏、中国的礼乐之教和日本的森田疗法,形成了一个怪异的组合。而他们却自称,自己进行的是“古法教育”。

  可以说,从“女德班”的奇谈怪论,到豫章书院的暴力体罚,这绝非他们所言的“传统文化”。但值得深思的是,他们为何能招收到大量学生?或许,浪子回头的“成功故事”,磕头认错的“驯服姿态”,向父母忏悔的“催泪仪式”……戳中了很多人的软肋。面对青春叛逆的孩子,家庭教育无力之时,一些人打出“传统”的旗号,让很多家长失去了辨别力。

  民办教育机构也好、公益性群众组织也好,本来都应该是公立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而此类机构挂羊头卖狗肉,以非学历国学培训代替正式的义务教育,以反现代的训诫代替传播文化精神的教养,瞄准了一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牟利。这不仅祸害了孩子,也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蒙尘。

  应该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教育事业大有裨益。比如书院制度,本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珍贵遗产,书院构建了老师言传身教、打破学科限制的学习生活共同体,希望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去教授知识、启迪心灵,被视为“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有益参考”。而传统道德中,明荣辱、知感恩、重践行,简单素朴的生活态度、重视亲情的家庭人伦,也都是应该弘扬的宝贵遗产,早已沉淀在中华民族的心灵基因之中。可见,要以传统文化助益现代教育,前提是要取其精华,而且也需要有一个“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

  把糟粕标榜为“文化”,其实是真正的“反文化”。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决不能让一些人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招摇撞骗。相关部门虽已介入调查,但为何女德班能明目张胆地进入教育行业,并形成开班教学、外出演讲、售书卖盘的产业链?政府机关在制定准入标准、加强监督监管等方面还大有可为。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而“学有所教”是每个人的心愿,唯有立足当下,在教育领域激活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才能更好地让传统文化的水脉,滋养现代人的心田。

  《 人民日报 》( 2017年12月05日   05 版)

标签:传统文化;德班;民办教育;豫章书院;旗号;戒尺;反文化 责任编辑:蒋敏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