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睿评|中国重新成为“自行车王国”,还有这些坎没迈过去——
资料图:山西太原,民众正在使用共享单车。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参考消息网12月8日报道 “共享单车被中国媒体称赞为一项‘中国的伟大发明’。”近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如是说,中国正重新成为“自行车王国”。
不过前段时间,以“体验好、管理精细”自居的某品牌单车陷入崩盘危机,由于押金难退,甚至催生了代办退费的黄牛。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9月开始,由于行业洗牌,目前公开已知的有6家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据芝麻信用提供的数据,造成用户押金损失10多亿元……
可以说,近年来,共享单车自投运以来正快速增长。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即用即停的使用模式,给民众带来便利;这也使中国再度以“自行车王国”受到关注。但共享单车的爆发式增长,也正给社会带来考验。
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日益显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下旬,中国累计投放超1600万辆,累计服务超15亿人次——在每一座共享单车进入的城市,人们的出行方式几乎都发生很大改变。共享单车企业提供了公共服务,有效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节能减排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尽管如此,共享单车在中国的“爆发式”增长,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首先,部分消费者在使用共享单车时,仍遇到押金难退、投诉难、取车不便等问题,从而引发投诉或纠纷。除了退款缓慢问题,部分消费者还反映,共享单车存在路上坏车较多,取车不便;投诉客服无人应答等问题。
其次,在共享单车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企业服务水平并未跟上。据了解,一般每1000台共享单车需要5个人来维护管理。但在诸多共享单车企业,维护共享单车人员比例不足千分之五。
在多个城市,都出现了“共享单车墓地”——堆积成山的共享单车,或因为旧车报废、或因为单车企业倒闭,之前投放街头的共享单车无人处理,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隐患。
再次,无序投放、乱停乱放等问题影响城市形象和城市道路交通秩序。
在一些街道、园区,大量停放共享单车严重挤占人行通道、盲道、消防通道和城市绿地,干扰正常交通秩序。甚至,有消费者因找不到合理骑行路线,在机动车道上骑行,不仅影响城市交通,更成为交通事故隐患。
同时,在中国部分城市,由于不同的共享单车企业通过“跑量”抢占市场,共享单车过度投放的情况较为严重,这进一步增添了社会治理压力。
不仅如此,共享单车企业倒下之后,相关产业链亦受到影响,甚至存在一些金融风险。另外,报废后的共享单车怎么回收、回收后如何处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并非依靠单一层面可以解决
在互联网共享单车最早起步的上海,今年8月份则达到150万辆,而根据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此前预测,基本满足民众出行需求、不至于造成乱停乱放问题的共享单车数量,大约为50万辆。
毫无疑问,在“共享单车大国”,形成方便出行、运行有序的共享单车“生态”,不仅需要与时俱进的行业标准,也是对政府综合社会治理、企业创新能力的综合考验。
从社会治理角度,各地应建立与城市空间承载能力、停放设施资源、公众出行需求等相适应的车辆投放机制,合理布局慢行交通网络和自行车停车设施,积极推进自行车道建设。
例如,政府可以对共享单车企业做出规范,并清理过度投放的共享单车。同时,政府还可以从政策层面加强慢行交通规划引领,改善慢行交通设施。优化停放点设置,新建公共场所规划预留非机动车停放点,并建立“共享自行车用户信用体系”。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押金问题,可以建立完善承租人押金退还制度,加快实现“即租即押、即还即退”。
不仅如此,还可以建立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监管平台,接入车辆数量等静态信息和车辆实时分布等动态信息,对总量实行动态监控。
从企业、机构层面,校园、园区亦应配合,在合适的地点规划共享单车停放点、设置电子围栏,同时出台共享单车停放管理规定,使共享单车在“技术+管理”的双重手段下规范化、常态化。
从消费者层面,应在绿色出行的同时,做到文明骑行、文明停车。各地亦应加大公益宣传,培养市民正确文明使用共享单车、按照交通标志停放的主动意识。
(以上言论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