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利率承压 央行公开市场“削峰填谷”
资金面紧平衡引市场加息猜想
12日,央行进行了8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7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因1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40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临近年末“钱紧”常见,不过考虑到财政存款支出和外汇占款变化,今年12月商业银行体系可供资金相对充足,且央行“削峰填谷”维稳资金面的意图不变,预计12月资金面紧平衡格局将延续。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锋关于“不能给市场营造长期低利率水平的预期”的言论,引发了市场对央行提高利率预期的升温。但目前市场对于加息讨论分歧较大,也有部分人士认为加息可能性不大。
今年10月以来,“债熊”威力升级,其中流动性预期偏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11月以来中长期资金利率明显上行,表明市场对年底的流动性风险较为担忧。目前来看,在跨年、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的扰动下,12月资金面的确存在收紧压力。“银行同业存单和理财发行利率近期不断走高,反映银行对流动性和表外存款的需求竞争愈发强劲。”国泰君安证券指出,10月以来银行同业存单3个月、6个月发行利率从低点大幅走高近50BP至4.8%-5%左右,同时银行理财收益率也攀升至4.8%左右,跨年的3个月短期资金需求更为强烈,反映出随着年末和MPA考核临近,银行在负债端对短期资金的需求愈发强劲,年末流动性紧张风险仍不容小觑。
不过,今年以来,央行一直秉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熨平流动性的临时性波动,维持流动性总体水平的中性适度。12月6日,央行半年来首次分批续作MLF,引发市场一定波动。对此,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分析称,分批续作MLF有助于平滑资金面,不再一次性续作全月到期的MLF也为应对美联储可能的加息留足了“弹药”。
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愈加明确,而近期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锋的一番言论也引发了市场对于中国央行加息预期的升温。在12月5日的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上,央行研究所所长孙国峰也再次提出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当抑制银行的冒险行为,特别是不能给予市场长期处于低位的预期,防止市场通过过度的冒险行为倒逼中央银行将利率长期处于低位。并强调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新兴市场经济体应当启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对此,华泰证券宏观研究团队发表报告称,综合判断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仍是央行货币政策主要目标,央行处于跟随提高政策利率的重要窗口期。政策利率调整是量调整的后验性指标,不是货币政策收紧的前瞻性指标,市场没有较大反映的情况下,央行提高政策利率的可能性明显提高。
明明认为,“时点”是央行加息的重要考量部分,“我认为早加不如晚加,今年底前加息的话会使明年政策操作更加灵活,等到美联储加息之后可能会较为被动。”他说。
部分机构对于加息也持谨慎观望态度,长江证券发表研究报告称,从汇率与资本外流的角度,当前国内央行跟随加息的概率较小,但不排除央行基于抑制商业银行“加杠杆”的冒险行为以及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等考虑而上调利率。“倘若加息,我们认为结果可能反而是收益率曲线更加平坦,当前长端相对于基本面已有所超调,市场也对加息有所预期,政策利率的上调难以传导至长端,反而随着靴子落地,市场有望小幅反弹。”该报告称。
央行调查统计司前司长盛松成日前表示,金融市场利率已经相当高了,不主张对基准利率存贷款利率加息,资本外流压力总体可控的,预计人民币长期是升值的,美国税改之后,人民币会短期受压,长期向好。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业内普遍认为,保持流动性基本平稳、中性适度是中性货币政策的要求,未来货币政策也仍将保持这一基调,不会转向。明明认为,定向降准将于2018年初开始实施,将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大概率会在12月底做出公开市场操作安排,对冲降准对资金面的冲击。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则认为,尽管明年初会有定向降准的实施,但当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然较高,因此就明年全年看仍有进一步降准空间。“进一步降准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银行使用资金成本,有利于市场稳定。”他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