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第十二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名单中1987年出生的女子朱某,执行标的高达1.71亿元。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切关注,之后陆续曝光的朱某及其债主白某的巨额资产以及二人感情纠纷,更是将朱某推上风口浪尖。
而在巨额欠款以及朱白二人错综复杂的关系背后,另一起离奇的故意伤害案又将朱某牵扯其中,并与1.7亿巨额借贷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事件回顾
80后美女欠款1.7亿上“老赖榜”
2016年7月,陕西省高院针对白某诉朱某民间借贷一案做出一审判决,朱某须向白某归还17171万元借款。2017年8月,最高法终审维持原判。由于朱某在判决生效后并未履行义务。今年11月28日,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将朱某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俗称“老赖榜”)。
华商报11月29日A07版曾以《30岁女子欠下1.7亿余元》报道过此事。媒体曝光后,此事持续发酵——朱某称,她与白某从2010年开始同居,直到2014年6月结束。1.7亿欠款为白某与其同居期间共同生活支出和对自己的补偿。随后,白某拥有14套住房以及巨额资产的情况又陆续被网友挖出。朱某更是亲自发声举报白某“有7个煤矿、3个加油站、十几套房产,还有3个身份证”等信息。
>>案中案
委托刑满释放人员找闺蜜“讨债”
正当人们关注这场“巨额欠债事件”之时,另一起发生在榆林的故意伤害案又将朱某牵扯其中。
今年12月4日,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对周某故意伤害刘某、许某一案作出判决,判处周某有期徒刑一年。同一天,同一位法官还判决了刘某、许某等4人对周某的非法拘禁一案。
华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故意伤害案和非法拘禁案实为同一起事件,而事件中的5人分别成了两起案件中的原被告。
根据两起案件的判决书显示,2016年10月20日晚,与周某有经济纠纷,并遭到周某实名举报的朱某雇佣常某、刘某、许某、孙某4人讨债,其4人在神木市一家宾馆内找到周某,在一番殴打后,周某被强行带上轿车,并连夜开往榆林市区。
当车辆行驶到榆林市高新区时,周某拿出随身携带的修眉刀,将刘某、许某二人面部划伤,周某的颈部也被划伤。事后经鉴定,刘某为轻微伤,许某为轻伤1级。
法院认为,常某、刘某、许某、孙某4人非法限制周某人身自由,并实施殴打,构成非法拘禁罪,遂对4人分别判处八个月到一年四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而周某虽然被限制人身自由并遭到殴打,但周某伤害他人的行为“并非是在遭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紧急情况下实施的制止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而是构成故意伤害,遂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判决书中还特别指出,实施非法拘禁的4人当中,常某为朱某的亲属,其他3人均为刑满释放人员,而3人都与朱某签订了“委托书”,负责替朱某向周某讨债。
经过多方核实,在两份判决书中多次提到的“朱某”正是欠款1.7亿元的朱某。而周某为朱某相识多年的“闺蜜”。
>>进展
闺蜜不服判决 已提起上诉
“我老婆与朱某是同乡,两人相识多年,之前关系十分要好,有一段时间两人形影不离。”昨日下午,周某的丈夫李先生对华商报记者讲述了朱某、周某二人从“闺蜜”变成“仇人”的经历。
作为其老婆的闺蜜,朱某的奢侈生活也给李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朱某就时常开着宾利车带着周某逛街游玩。但李先生却并不赞同两人的交往,觉得“差距太大”。据李先生称,2014年10月,朱某在听说李先生名下有银行贷款时,主动提出给他们夫妻借款,开始李先生并不愿意,但朱某称“不要利息”,李先生和妻子便同朱某借款600万元,并写下借条。后来,李先生才知道,朱某主动提出给他们借钱时,刚刚和白某结束了同居生活(关于此事,朱某在法庭中称,李先生夫妻实际向她先后借款800万元,其中200万元没有写借条)。
李先生说,借款后,周某和朱某关系依旧亲密,朱某也没有主动要求过还款,直到“2015年11月发生了一起上亿元转账事件后”。
华商报记者检索发现,2016年10月26日,也就是周某被非法拘禁事发后的第六天,周某在网络上实名举报“朱某伙同银行行长合谋洗钱一亿多”。周某还在网帖中称,2015年11月底,朱某与某银行一领导联系如何洗钱,将已经被法院冻结的1.06亿元非法洗入到周某的账户,并通过各种手段又将1.06亿从周某的账户转入多个虚假账户,然后提现。周某在网帖中还称,2016年9月,她曾向银监部门举报朱某洗钱,朱某为了报复她,便雇佣刑满释放人员以讨要借款为名将她绑架。
“网帖发出后十多天,我老婆就被以涉嫌故意伤害刑事拘留,一直关在看守所。”李先生说,对于举报朱某洗钱一事,他们曾给多个部门反映,但至今没有任何回应,而朱某借他妻子账户洗的1.06亿元,正是白某起诉朱某后法院冻结的现金。
据了解,因认为自己属正当防卫,而不服故意伤害罪的一审判决,18日,周某已经向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