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
2018年01月10日 20:33:28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

  ——甘肃省甘南州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宋喜群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蔺紫鸥

  位于甘青川三省接合地带的甘肃省甘南州,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景观,浓郁多彩的民族文化,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心驰神往之地。曾经的甘南,虽然顶着“九色香巴拉”的光环,但卫生环境欠佳,“只顾温饱、不顾面貌”的陋习,一度使这片大自然恩赐的美丽山水黯然失色。

  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的兴起,对甘南旅游业的环境和服务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启动,制定了打造“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的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甘南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旅游景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

“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

  甘南草原上,几位放羊的小朋友在比赛拔河。光明图片

“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

  甘南藏区演员在“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开幕式上表演传统舞蹈。新华社发

“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

  甘南群众在“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上狂欢。光明图片

“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

  甘南草原 光明图片

  城市靓起来 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甘南州合作市的香巴拉文化广场,冬日的阳光洒在上面显得格外宁静。放眼望去,周围的街道干净整洁,8万平方米的广场上不见一片垃圾。几个年轻人拿着扫帚簸箕来到路边,开始清扫街道。

  “今天是周五,是我们州的环境卫生日。那几个小伙子是合作市的工作人员,每周五都要出来打扫卫生。”香巴拉文化广场的保洁员马秀兰说。

  在广场工作了8年,马秀兰见证了合作市卫生环境的改变。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副模样。“以前市里的街道都是土路,只要有车经过都是连泥带土,甚至还会有牲畜从街上过。广场上的垃圾也是随意丢弃,乱倒乱扔。”马秀兰说。卫生环境每况愈下,也让游客们望而却步。

  2015年,一场“环境革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启,全州副地级以上领导和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带头上街“大扫除”,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内清扫街道、捡拾垃圾、擦洗人行道护栏;同时还深入开展城区擦立面、擦门面、擦窗户,清屋顶,统一卷帘门、统一门牌牌匾工作,推动环境卫生整治触角由地面向立面延伸,重点解决城区部分建筑、商铺、车辆“乱”的问题,彻底清理陈年卫生死角。截至2017年6月,甘南州累计清理各类地面垃圾165万吨,改造美化各类墙体、建筑立面、护坡墙面116万平方米,整治户外宣传标语标牌1.2万个。

  马秀兰说,这两年来,她的工作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清扫设备不齐全,打扫起来很费劲。现在洗扫车、洒水车、吸尘车、喷雾车样样都有,干部群众也都一起来打扫,人们的素质也提高了,我的工作轻松多了。”据了解,为了彻底“刷新”市容,“扮靓”城市,合作市累计投入6500多万元用于充实街道保洁人员并配备各类清扫车、移动公厕、垃圾箱等环卫设施,为城市面貌的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作市环境卫生大队副队长完代草负责城区110多万平方米的环境卫生工作,眼见着香巴拉文化广场又热闹了起来,完代草心里特别高兴。“现在环境变好了,来这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到了夏天,每天晚上广场都挤得满满当当,大家一起唱歌、跳锅庄舞和健美操,别提多热闹了。”

  乡村美起来 农牧民居住环境发生改变

  来到合作市坚木克街道大绍玛村,村口的一块“民族团结示范村”的牌子格外醒目。在这个藏汉回多民族聚居村,整洁的巷道连通各家各户,路边充满民族风情的民居错落有致。50岁的赵换英站在她家刚刚修缮过的藏式风格的大门前,热情地招呼着记者。

  赵换英说,这两年村里发生的变化让人印象深刻:“以前村里只有一条土路,而且到处都是人们乱堆的柴草、杂物,垃圾随处扔,猪牛到处乱跑,路上牛粪猪粪多得没法下脚。要是下起雨来,那就更糟糕了。”

  随着甘南州这场“环境革命”的深入开展,整治行动由城镇延伸到农牧村,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在大绍玛村开展起来。没过多久,村里就修了硬化路,改造了危房,修建了排水沟和公共厕所,还呼吁村民们改变人畜混居、乱堆垃圾的陋习。

  “现在村里定期进行卫生整治,每星期大家要进行两次大扫除,还在各个片区安排日常保洁员。现在视线之内见不到垃圾了,村道又平整又干净,房屋又大又有特色。”赵换英说,“这些变化让我们慢慢改变了过去的习惯,现在我们的生活也舒服多了。”

  据介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效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做到了“城市乡村一个样、村里村外一个样、左邻右舍一个样、房前屋后一个样、室内室外一个样、白天晚上一个样”,解决了“脏乱差”顽疾。

  在大绍玛村当过十几年村主任的仁青才让对村子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告诉记者,甘南州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乡村环境的改善将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2016年退休以后,仁青才让便筹集了一些资金开办了村里的第一家农家乐。

  “这两年,我感到游客明显多起来了,这里离美仁草原、四川若尔盖草原都不远,很有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的潜力,所以我才带头做了农家乐。以后我们村附近还要建博物馆和科技馆,等那时,会有更多村民把农家乐做起来,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仁青才让说。

  近几年,甘南的许多村子都像大绍玛村一样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2015年以来,甘南启动实施了703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完善了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生活条件,推动了农牧村人居环境整治,也通过打造休闲度假、红色旅游、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不同主题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

  景区净起来 八方游客慕名而至

  距离合作市不远的当周神山藏文化国际生态旅游体验区,每年夏秋之际都很热闹。7月举行的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将当地居民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会聚在一起。在这片水草丰美、鸟语花香的草原上,一场场声势浩大的赛马、摔跤、射箭、锅庄舞等活动让人们流连忘返。

  然而,游客量大起来以后,环境问题也开始凸显。“以前,人们不注意爱护环境,喜欢乱扔垃圾,山上、草地上有了垃圾非常难看,我们每天捡拾垃圾的工作量非常大。”旅游区执法队的工作人员宋彩霞说。

  尽管冬季不是旅游旺季,但是宋彩霞的工作依然非常忙碌。她每天都要巡逻、保洁,维护生态旅游区的公共设施。“现在也常有周边的居民前来散步游览,所以不能偷懒。每年七八月旅游旺季,是我们最为忙碌的时候,今年的‘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共接待了1000多人次,现在,我们提前几个月就要开始检查设施,做好准备。”宋彩霞说。

  自从甘南的城乡综合环境整治行动覆盖到景区,宋彩霞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我觉得我们工作最大的变化,就是宣传量大了,捡拾量小了。”宋彩霞说,在实施网格化管理后,生态旅游区划分了不同的片区,每个片区的环境卫生由专人负责,也有大学生、村民来当志愿者,帮助维护环境卫生。

  宋彩霞指了指身边的一打绿色环保袋说:“我们还会把这些袋子发给游客,呼吁游客文明旅游,把垃圾扔到袋子里。”

  在甘南,许多旅游景区都在发生同样的变化,不但卫生环境越来越好,厕所、路灯等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带来的4.5万平方公里“全域旅游无垃圾”,让甘南的山水自然景观与独特的人文风情得以更清晰地展现。

  近年来,甘南先后被国内外旅游权威机构评为“西部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让生命感受自由的世界50个户外天堂”和“国家精品旅游景区”,在2016年最美中国榜盛典中,甘南荣获“最美中国·推动全域旅游示范目的地”称号。如今的甘南,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方游客蜂拥而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一项发展之计、稳定之举、改革之策、民生之道,得到了各族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环境美了,游客留下了,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也改善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感到来这里的游客也渐渐养成了文明旅游的习惯。”宋彩霞说。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10日 07版)

标签:甘肃;民族;文化 责任编辑:洪慧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