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近日,阿里巴巴发布打假年报显示:2017年,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主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一上线即被秒杀;在与阿里合作权利人数目增长17%的背景下,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42%;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
湖南红网发表舒圣祥的观点:很多人以为电商平台会刻意纵容假货;其实,挨骂还没好处的事情没人愿意做。假货搞坏了电商平台的信誉和品质,那是其最为在意的羽毛。试想,执法部门尚且不能做到“天下无假”,况无执法权的电商平台乎?大数据只能发现假货,无法有效打击假货。制假售假线索提交地方执法部门后,能破案的仅十分之一,破案后被判的不到百分之一,判的也大多都是缓刑。呼吁从国家高度强化相关立法,对假货零容忍,提高打击力度,非常必要;与此同样重要的,是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执法部门的积极行动,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化共识为践行。阿里巴巴与全国20余个各级工商、质检、食药监及公安等执法机关签署了共治协议。企业有大数据的技术优势,政府部门有调查执法的权力,还能避免重复抽检,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会对假冒伪劣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只不过,这样的政企合作,需要更为紧密些才好。打假,关键在于真打。电商平台公开打假年报,应该成为一种硬性要求,所有电商企业都该如此,大家互相比拼,各摆成绩,拿数据说话。各地相关执法部门,同样该有一份打假年报,具体做了些什么,又做成了什么,都该拿出来晒一晒。
小蒋随想:常逛淘宝的人多少都会看其他买家对商品的评价,透过众多怀疑仿冒的吐槽性评价,阿里所言“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恐怕过于乐观。有人说某些评价未必真实,但那些“刷”出来的评价或者所谓“差评师”给出的评价不是也通过了淘宝的审核吗?所以,阿里给出的结论难掩自相矛盾。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阿里只将买家实际投诉算作疑似假货。但现实中,很多买家就算怀疑是假,也不会花大量精力时间去证伪投诉,实体专柜更不会像许多网络卖家所言“支持专柜验货”,想证明一件疑似假货的商品的真伪绝不比证明“你妈是你妈”来得容易。反倒可以肯定的是,莆田的仿冒鞋、华强北的翻新机等都成了“假冒名片”,鱼龙混杂的名品代购、境外海淘让众多买家傻傻地分不清谁是李鬼、谁是李逵。说白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鉴定假冒常常无门,耗时耗力不够维权成本。总让消费者自行学习鉴别知识,是一种卸责。等消费者挨坑后再投诉,难免马后炮。电商消费环境的改善,需要电商平台把好入门关,对疑似售假的店铺不能简单地“疑罪从无”,在许多商品未实行授权经销的情况下,谈不上侵不侵权的售卖行为要有其他形式的把关,对某些真货假货掺着卖的商家,更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处理。对行政管理部门而言,除了要与电商平台紧密合作,共同治理终端售假行径,更要对制假仿冒源头予以坚决打击和铲除。某些地方的制假形成规模产业,涉嫌迁就纵容乃至充当“保护伞”的地方管理者当受到行政与司法的严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