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男子将微书写于陶瓷之上 一个人撑起一项国家非遗
2018年01月16日 09:27:36 来源:广州日报

  专辟展室展出残缺之作

  “选择这条路,基本就是与寂寞结缘。”王芝文称,自从开始创作陶瓷微书,他放弃了好多业余爱好,甚至从来没看过一集电视连续剧。

  最初的创作条件非常艰苦,盛夏天气炎热,蚊虫横飞,又没有空调,王芝文一般都是打开门窗赤膊上阵。在陶瓷上写那么小的字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甚至物我两忘,且一写就是好几个小时。“往往结束时才发现,我已被蚊子咬得全身是包。”王芝文说。

  而陶瓷又不同于其他材质,是要经过烧制才能完成的。每一件陶瓷微书作品都需要经过3次烧制,第一次是烧成坯,第二次是上墨后再烧,第三次才是上了颜色后再烧。由于陶瓷烧制有很多不可控性,因此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无数次失败的尝试。

  王芝文告诉记者,上海世博会举办前,他应邀制作一件《三虎图》的陶瓷微书作品在世博会广东馆展出。8个月过去,《三虎图》的前两次烧制都顺利完成,可是就在最后一次烧制时,意外发生了,作品出炉时出现了一条小裂缝。“当时简直是心在滴血!”王芝文说。最后,他只好临时换了另外一件作品去参展。

  如今,这件有裂缝的《三虎图》被摆放在他的工作室一层“陨”主题展厅里,展厅里除了这件作品,还有其他多件残缺之作。“陶瓷微书作品就是这样,往往花了好几个月做出的东西,就在最后烧制时功亏一篑。”王芝文说,“但也正是因为如此,陶瓷微书作品才会显得弥足珍贵。”

  王芝文告诉记者,因为载体特殊,相较于一般纸质的书画作品,陶瓷微书作品则有易保存、可视度高的优点。

  历时7年创作镇馆之宝

  在王芝文陶瓷微书艺术馆内,王芝文轻按开关,两扇木门缓缓打开,镇馆之宝——陶瓷箭筒《三国志》便呈现在眼前。

  这个作品是王芝文历时7年创作完成的。陶瓷箭筒高85厘米高,直径29厘米,王芝文在箭筒的外壁写下整部《三国志》,一共是35万多个繁体字,真真让人“叹微观止”。也因此诞生了一项纪录——在一块指甲盖大的地方,王芝文写下了50个繁体字!

  近年来,王芝文带着他的陶瓷微书作品频频在海内外参展,引来赞叹连连,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等世界级艺术殿堂都曾留下过他的陶瓷微书的倩影。

  王芝文:我担心陶瓷微书成一个人的艺术

  在王芝文工作室一楼的入门处挂着一块“微书一绝”的书法作品,这是业内专家对他的精湛技艺的肯定。而说起这个“绝”字,王芝文也说出了他的担忧:“我担心陶瓷微书成为一个人的艺术。”

  王芝文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王芝文说,从艺30年,他总结出要想做好陶瓷微书的七大要素,并认为缺一不可:一是身体条件,视力、体质都要过硬;二是心理素质,信心、毅力至关重要;三是书法功底,写出的字要有血有肉有灵魂;四是美术基础,要有扎实的色彩知识、灵活的构图技巧;五是古文素养,只有爱读古诗词,写起来才有感觉;六是陶瓷知识,要谙熟原料配方、烧窑过程等;七是综合因素,准备工作、工具选择等也很关键。

  他说,陶瓷微书的“绝”也在于对从艺者的要求之高,也正是因为有如此高的门槛,所以才使不少学徒知难而退。他告诉记者,其实对陶瓷微书感兴趣、想学的人不少,但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在他所有的学徒中,目前仍没有一人能出师。“要一个人踏踏实实静下心来钻研微书,太难了。”王芝文坦言。

  他说,做陶瓷微书也是在“吃青春饭”,年纪越大,创作的精力就越弱。而如果未能找到更多传承者,这项国家级非遗就将有失传的可能。如今,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传播这项技艺上,他的作品也不断走出广东,走出国门,在世界上各大展馆展出。目前除汕头外,他还在北京、东莞建起了王芝文陶瓷微书陈列室,他希望能将陶瓷微书这一艺术瑰宝传播到更多的地方,能有更多的人将这门技艺继承并发扬光大。(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标签:陶瓷;微书;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吴盈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