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中国科学院打造国际合作新格局
2018年01月24日 18:3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张素)“2017年是中国科学院国际科技合作的丰收年。”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2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年度国际交流规模超过3万人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超300次,已同50多个国家、地区的主要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签署了200多份院级和1000余份所级合作协议。

  “我们的科学家越来越多地‘走出去’研究,把世界科研资源与国家利益对接。”曹京华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国际科技合作在中科院重大创新成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比如基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推动成立国家级中法聚变联合研究中心,中外科学家共同开展实验,首次获得百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

  再如,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大楼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落成,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与奥地利科学院院长进行世界首次量子保密通信洲际视频通话;武汉P4国家实验室成为中法科技合作新“标杆”。

  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中科院正在加紧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科研组织联盟,率先“走出去”建设的9个海外科教基地承担了政府部门支持的37项重大科研项目和一些当地国政府项目。

  他举例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依托“中斯中心”与斯里兰卡基金会联合资助两国科学家针对不明原因慢性肾病开展研究,科技部依托“中非中心”部署了反盗猎装备与综合应用系统等项目。

  从与科技发达国家构建的“强强”合作网络到布局“一带一路”,中国科学院打造科学合作新格局。其中,该院从2009年开始支持的“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在2017年实现对青藏高原的第二次科考,有望“升级”为国家支持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人才计划(PIFI)则成为吸引全球智力资源的最重要的渠道,择优支持了100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来华工作。

  曹京华对中新社记者说,目前在中科院开展中长期科研工作的外籍人才数量突破700人,该院还专门打造一支海外华侨华人支持团队,吸引更多华裔科学家参与创新。

标签:中国科学院;科技;合作 责任编辑:冯一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