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点“碳”成“金” 国有林区探索绿色经济新路径
2018年02月05日 08:38:32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王靖 安路蒙

  “真是没想到,空气还能卖钱。”林场职工李旭升激动地拿着手机给记者看,他所在的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完成第一笔40万元林业碳汇交易的消息“刷爆”了他的朋友圈。

  自从2015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在转型发展的探索过程中,积极开展林业碳汇交易的创新实践,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增强林区增汇减排功能,带动林区经济转型和职工增收致富,真正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将“碳库”变为“钱库”。

  “好空气”能卖钱

  “前不久,我们成功完成包括内蒙古绰尔林业局碳汇交易在内的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简称VCS)林业碳汇项目中国首批碳汇交易。仅仅过了一个月,我们再次见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VCS项目碳汇交易签约。”中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董事长沈国华说。

  今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绰尔林业局通过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向浙江华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售80万元的碳汇权益。此前一个月,绰尔林业局刚完成了第一笔金额为40万元的林业碳汇交易,这也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首个林业碳汇交易项目,标志着中国最大国有林区生态效益转为经济效益迈出重要步伐。

  森林是最经济的吸碳器,它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形成碳汇。林业碳汇则是指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和恢复森林植被等行动,增加森林储碳能力,将经核定的减排量挂牌出售,控排企业或单位通过购买碳减排量来抵消其工业碳排放的过程。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处祖国最北端,林业生态功能区总面积10.67万平方公里,拥有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为77.44%,是目前我国保持最好、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

  早在2014年,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就选择了四家有资质的单位在林区进行森林碳汇项目合作开发,分别在绰尔、乌尔旗汗、根河、克一河、满归、金河6个林业局试点开发碳汇项目。目前,绰尔、根河、克一河、乌尔旗汗四个项目已分别在国家发改委和美国VCS注册处备案,满归、金河两个项目正在登记备案中,6个试点项目共计136.6万亩,初步核定年碳减排量约70万吨,核定碳减排总量3000万吨以上。

  绰尔林业局完成的这两笔交易名为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林业碳汇项目,在2014年完成了项目初步设计,项目区面积16.5万亩,并在2016年完成注册。经监测,项目首个核查期碳减排量为38万吨,预计整个项目期碳减排总量为138.7万吨。

  “这个碳汇项目是天然林管理,通过减少商品林的采伐进而获得额外性减排量。”绰尔林业局资源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于世平介绍说。

  2013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和福建8个碳交易试点。2017年底,全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目前,国内多地已经开始尝试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开发。2013年10月以来,我国林业碳汇备案项目就有100多个,分布在吉林、广东、黑龙江、湖南等十多个省份,具体包括广西的全球首个清洁发展机制(CDM)林业碳汇项目、广东长隆的全国首个CCER碳汇造林项目、浙江安吉的全国首个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等。

  绿水青山“变现”金山银山

  201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国有林区改革提上议事日程。长达60多年的采伐历史宣告终结,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全面转向生态保护建设,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变。

  同年6月,我国发布《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将增加森林碳汇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三大目标之一,确定到203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国有林区改革的试点单位,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肩负起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森林蓄积的历史重任。”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副局长韩锡波说,“全面禁伐之后,当前林区主要依靠的是政策补贴,但同时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各种市场化的补偿方式,比如发展林业碳汇交易等绿色产业。”

  林业碳汇是典型的生态产品,具有多重效益,不仅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双重功能,而且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在扶贫解困、增加林业收入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韩锡波表示,林业碳汇正是实现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一次有益探索,还是依托国家碳减排体系和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政策引导型产业,让森林碳汇从深山走向城市,从发展落后的生态保育区走向高速发展的城市高排放区。

  对于林区职工来说,在碳汇项目的开发、实施过程中所需的森林抚育、除草施肥或碳汇造林等环节都将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通过碳汇市场化机制,林业职工经营培育森林的付出被转化为合理补偿,进而带动林区经济转型和职工增收致富,真正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将‘碳库’变为‘钱库’。”韩锡波说。

  “这两笔林业碳汇交易额突破100万元,看起来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林业碳汇管理上迈出的一小步,实际上是在促进生态产品交易、生态产品市场化、货币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绰尔林业局局长牛广忠说。两笔碳汇交易的完成,可以说是国有林区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给广大林区职工吃了一颗定心丸。转型发展中的国有林区,“虽然不砍一根木头,但生活将会越来越有奔头。”

  林业碳汇尚属新生事物

  “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空气怎么能卖钱呢?这恐怕是个骗局吧。”牛广忠有些无奈,公众对林业碳汇交易的认识普遍存在误区,比如把森林碳储量等同于碳汇量,将碳交易等同于碳汇交易等等。

  事实上,碳汇交易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比,国内碳汇市场较为滞后,总体上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DM项目数据库,截至2017年9月5日,全球共有66个林业碳汇项目获得CDM执行理事会批准注册,不到CDM注册项目总数的1%,碳汇交易量也不大。其中,我国仅有5个CDM林业碳汇项目获得注册,注册造林面积约31万亩。

  同时,相较于工业项目,林业碳汇交易项目的开发成本更高、流程更复杂。以绰尔林业局VCS标准林业碳汇项目为例,前期项目开发与管理咨询费的投入达到近100万元,项目还需要定期进行审核,每次审核都会产生新的成本。另一方面,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很复杂,监测和审定难度大,周期长,缺乏明确的定价机制,其价格目前主要取决于买家对项目价值的认知和认可度以及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绿色形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不少业内人士反映,由于林业碳汇没有纳入强制减排范畴,属于自愿减排,因而,当前国内林业碳汇交易价格普遍偏低。

  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短缺问题凸显。“林业碳汇是新生事物,要求具备大量专业知识,尤其是在开发国际标准项目时,要同时精通外语、金融、国际贸易规则等。林区很缺乏这类专业人才,特别是林业碳汇项目设计方面的人才以及熟知国际平台交易流程的金融人才。”于世平说。

  针对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牛广忠指出,目前在国内碳排放权市场,适合林业的项目方法学只有四个,基本都是人工林方面的方法学,还没有关于天然林管理、经营的方法学。“国有林区有着巨大的天然林,如果能开发出天然林管理类方法学,国有林区将会出现更多更优质的碳汇项目。”

  此外,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理位置偏僻,信息沟通渠道比较闭塞,对外界市场信息的了解比较有限,这给林区寻找、对接减排量买家带来了很大不便。

  林业碳汇交易前景可期

  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源(减排)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增加碳汇)是国际公认的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在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碳汇作为碳减排很重要的补充机制,肯定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于世平说。

  按照每生长1立方米林木,森林平均吸收约1.83吨二氧化碳计算,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的森林碳储总量约为17.4亿吨,是一个巨大的储碳库;林区森林年生长量1500万至2000万立方米,按照1500万立方米保守计算,林区年新增碳汇总量2745万吨,这其中还没有计算120万公顷湿地和近年来退耕还林所增加的碳汇,可见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的碳汇增量巨大。

  下一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将编制林业碳汇基地建设规划,通过5到10年打造国内最大的国有林业碳汇储备基地,进一步提高固碳能力。同时,扩大试点范围,探索建立高效、合规的林业碳汇交易途径,为后续开展碳汇造林、森林抚育等积累经验;在碳汇金融方面,尝试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期货交易等金融方式,拓宽林区融资渠道,为林区生态保护建设、转型发展获取更多资金保障。

  “未来,随着国家对碳减排的重视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将不断发展,林业碳汇交易市场的前景将非常广阔,”韩锡波的话语意味深长,“我们今后在林业碳汇方面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标签:大兴安岭;国有林 责任编辑:吴盈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