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启示(望海楼)
杨 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给世界的总体印象大概可以用两个标点符号来表示。
一个是惊叹号,这意味着某种惊讶。一个体量巨大、情况复杂的发展中国家,长时间保持稳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了全球治理担当者——这是真的!
另一个是问号,这意味着某种好奇。世界希望洞悉中国发展的奥妙,希望理解中国社会的运转机理。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主要运作方式,可谓“全球同此凉热”,但为什么和西方普遍存在的两党制、多党制不同,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中国长期执政、全面领导,并取得巨大成功?
对此,中国当然有自己的答案,只不过中国的答案并不存在于西方传统的政治教科书中。
全国两会是外界观察中国、获取答案的绝佳窗口。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对中国政党制度作出重要表述,阐明了中国的政治运转特点和政治逻辑。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
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哪里?
其一,新在更加真实、广泛、持久的代表性。中国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
其二,新在团结奋斗而不是恶性竞争的政党关系。中国并不是只有中国共产党这一个政党,还存在着其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而中国的政党制度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其三,新在决策更加民主高效的制度体系。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应该说,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一个有根有魂的制度。说它有根,就在于这个制度是植根于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土壤之中的。它不仅符合当代中国实际,而且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它从中国历史的文明绵延中走来,在中国当代的伟大实践中完善,向中国未来的光明前景走去。说它有魂,在于中国共产党一向秉持多党合作建立之初心,不断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起,不懈发展出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正因为如此,在过去极不平凡的5年中,中国发挥出独特的制度优势;也正因为如此,新时代里,中国必将凝聚起更为磅礴的奋斗伟力。
世界格局在变,发展格局在变。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它给世界的启示很朴素,也很宝贵,那就是任何政党要发展好自身、领导好国家,都必须求真务实、推陈出新,完善自己的制度、走好自己的路。
(作者为本报主任编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