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唐婷)据悉,我国载人空间站的研制已经进入关键阶段,核心舱预计在2020年前后发射。空间站建造完成进入运营阶段后会开展哪些科学任务?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高铭。
空间站建造完成后,将在轨运行十年以上。高铭介绍,空间站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目前,空间站的科学研究设施和研究方向已经有了完整的规划,并正在加紧研制。空间站规划部署了密封舱内的13个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巡天望远镜,支持在轨实施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等9个学科领域30余个研究主题的数百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
在科学前沿探索方面,空间站安排的巡天望远镜将以接近哈勃望远镜的分辨率和大其百倍的视场开展巡天观测,研究宇宙加速膨胀机理、暗物质和暗能量性质、宇宙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空间站还将建立高精度时间频率系统和超低温冷原子实验系统,支持开展广义相对论与引力物理、新奇量子物态等前沿实验研究,探索发现新的物理规律。
同时,在人类生存方面,空间站将围绕人类长期太空生存和提高地面生活质量方面开展研究与应用。将支持开展微生物、植物、动物在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群体等不同层次的空间生物学效应研究,开发减弱和对抗不良效应的措施和手段,为人类在太空的长期生存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开展空间干细胞增殖分化、蛋白质结晶等前沿的生物技术研究,为新型药物研发、新型医疗技术等关乎人类健康的关键技术提供新手段。
在太空活动方面,空间站支持开展遥科学技术、在轨组装与维修维护、人机联合作业等应用技术试验验证,增强人类的太空活动能力和在轨服务能力,拓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另外,将在空间站上开展微重力条件下的流体、燃烧和材料科学研究,掌握空间物质运动本质规律,为人类长期太空探索和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高铭介绍说,我国空间站已经面向全国开展了第一批空间应用项目征集,征集到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500余份项目建议书。参考国际空间科学项目的遴选办法,对征集到的项目建议书进行综合评估和遴选,形成了空间站第一批立项项目建议。今年上半年,将面向内地和港澳台地区公开征集第二批载人空间站应用项目建议。
- 【2018两会·改革新征程】小洋读报: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人工智能 释放什么重要信息?
- 许安标:2016年以来收到大量关于夫妻共同债务承担规定的审查建议
- 曹雪涛委员:细胞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亟待规范
- 中国正在开展空间核动力研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