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扫,是清明节的重要主题。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殡葬改革,倡导生态殡葬和移风易俗,节地安葬、节俭治丧、文明祭扫等新风尚蔚然成风。
自2008年清明节被纳入法定假日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明祭扫作为移风易俗和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倡导。而改革落后的祭扫习俗,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平安的现代祭扫理念更成为人民群众的共识。
今年,各级党委政府创新方式举措,改革传统祭扫习俗。通过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网上纪念、集体共祭、社区共祭、错峰祭扫等多种祭扫纪念方式,推动更多殡葬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可循环使用的绢花圈等殡葬用品,逐步使文明低碳祭扫成为社会主流。通过丰富节日内涵,引导清明活动向更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融入追思先贤、纪念先烈、孝亲感恩、生命教育等内容,将纪念逝者与弘扬家训家风、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有机结合,使清明节成为传递亲情、弘扬文化、保护环境的重要载体。
甘肃省抓住清明节祭扫这一有利时机,以“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为主题,深入开展殡葬宣传月活动,引导群众践行绿色殡葬理念,自觉移风易俗。
重庆市建立清明节文明祭扫服务保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确保年均400万人次集中祭扫的文明安全、和谐有序,连续10年实现了“平安清明”工作目标。
天津市自2005年起,发起了以“倡导文明祭扫、引领都市新风”为主题活动,先后走进社区、校园、工地、军营等,不断扩大参与人数及范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国务院及民政部等部门加强政策指导,积极引导文明祭扫,相继出台一系列文件,对文明祭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民政部门周密部署安排,抓实抓细文明祭扫。作为殡葬事业的主管部门,始终将清明节期间文明祭扫作为推动殡葬改革的有效抓手。每年清明节前夕,通过下发通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等多种方式,对文明祭扫工作进行缜密部署,同时加大文明祭扫理念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祭扫意识,营造全社会浓厚的文明祭扫氛围。在《关于做好2018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中,重点围绕全面加强祭扫安全管理、切实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大力推行文明绿色殡葬、切实加强宣传引导等四个方面,作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
据介绍,今年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兰州市殡仪馆等单位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形式,邀请群众和媒体走近殡葬、了解殡葬、关心殡葬,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