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获奖图书就是网民心中的好书?报告称读者更愿看口碑
2018年04月18日 09:15: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记者 宋宇晟

  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记者 宋宇晟)对于爱读书的人来说,各种图书奖项的推荐评选是认定一本好书的重要途径。而像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涉及图书的奖项,也确实会引发读者关注,甚至影响一本书的销量。但获奖图书是否就是网民心中的好书?网民对这些奖项是否认可?17日在北京发布的《网民对图书奖项的认知与评价调查报告》给出了答案。

资料图:2018年福建馆藏图书订货会17日在福州举行,包括4000余种、10万余册台版图书同台展出。图为福州市金山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挑选台版书。 林春茵 摄

  资料图:2018年福建馆藏图书订货会17日在福州举行,包括4000余种、10万余册台版图书同台展出。 林春茵 摄

  茅盾文学奖获网民最高认知度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报告发布人秦艳华教授介绍,该报告重点考察了网民对国内外35个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图书奖项的认知以及对中国图书奖项和对图书奖项推荐评选方式的评价,由实验室科研团队在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撰写而成。

  报告显示,网民认知度最高的图书奖项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分列二三,且对中国国内图书奖项认知度高于国外奖项。

报告中显示的“网民对图书奖项的认知”。宋宇晟 摄

  报告中显示的“网民对图书奖项的认知”,其中认知度最高的图书奖项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分列二三。宋宇晟 摄

  报告称,在所有年龄段中,46—55岁年龄段网民对图书奖项的总体认知度最高。这主要是由于,46-55岁年龄段网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高考恢复以后他们有更多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文化水平也有明显提升。与年轻年龄段网民比,社会阅历丰富,所以成为对图书奖项认知度最高的人群。

  另外,在4类图书奖项中,网民对外国类图书奖和市场类图书奖的认知度越高,购书量越大;对政府类图书奖的认知度不能影响购书量;对有影响力的图书奖认知度越高,购书量越低。

报告封面。宋宇晟 摄

  报告封面。宋宇晟 摄

  女性更偏爱文学类图书,男性更偏爱科技类图书

  报告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女性更偏爱文学类图书,但学历越高读的越少;男性更偏爱科技类图书,且追求图书实用性而非思想性;对于社科类图书,图书的时代性评价越高,阅读量越低;少儿类图书奖项权威性不足,文字质量待提升;生活类图书,学历越高,阅读量越低;教育类图书,年龄越大读的越少,且追求艺术性而非娱乐性。

  不同类型的读者对图书奖项的评价也呈现出明显差异。阅读以及购买图书数量越多,对图书奖项影响力的评价就越高。

资料图:上海一家深夜书店中的读者。<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殷立勤 摄

  资料图:上海一家深夜书店中的读者。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网民选书更愿意看口碑

  报告还指出,在对奖项推荐评选方式的评价中,“读者推荐评选”获得最多认可,其次是两类以上权威组织和网络平台,而对专家推荐评选方式评价排名较低。

  报告分析,由读者产生的评论和意见往往会带给消费者一种人际传播式的接近性,产生一种“大家都爱读”的心理,从而促使消费者去购买和阅读。而“专家评价”是由专家推荐的书籍,通常在价值观上趋向于权威性与社会性,在内容上具有更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但这些标准,往往不是消费者读书或买书时所考虑的第一因素。

报告中“不同年龄段的网民对图书奖项的认知度”。宋宇晟 摄

  报告中“不同年龄段的网民对图书奖项的认知度”。宋宇晟 摄

  报告认为,整体而言,网民认同度高的奖项为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以上奖项均由专家评选推荐产生,可见读者对专家的“逆反心理”并未影响其实际行动。

  秦艳华认为,网民对图书奖项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阅读行为,加强对图书奖项的宣传力度,提高各大图书奖项的知名度,有助于形成全民阅读的社会风气。另外,还要关注受众的差异性,图书评选不能“一刀切”,应根据网民群体特点评选出不同类型的书籍。

标签:阅读;读书;读者;图书排行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