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劳动者之歌】麻建军:擅长与机器对话交流的人
2018年04月30日 13:26:4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张斌 郭强

  新华社西安4月30日电题:麻建军:擅长与机器对话交流的人

  在轰鸣的生产车间见到48岁的麻建军时,他正在一台机器旁作业,徒弟康周锋则在一侧旁听,并不时提问。师徒二人身旁的小推车上摆放着等待测试的零件。

  “这些零件有的十多斤重,有的三四十斤。”在过去的近30年时间,这些零件是麻建军最熟悉的“朋友”。他话不多,只喜欢与这些零件“交流”。因为零件太重,一举一放间,麻建军的肱二头肌已经不知不觉被练得很发达。

  时间退回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从技校毕业的麻建军被分配到宝鸡机床厂机械加工车间,从那时开始,他就学着与身旁冰冷的机器交流。

  渐渐地,当别的工人每天加工100个零件时,麻建军却可以加工到120个,而且从他手上出来的活计可以做到零差错和零投诉。

  工友们都不解,为啥他总比我们做得多还做得好?

  “零件加工大多数都是重复性、机械性劳动,不仅体力上很苦,一站就是一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容易让人懈怠。”麻建军说,“我们都是计件计酬,开始我比别人勤快,后来我发现其实有的刀具可以改进,有的生产工艺也可以优化,这样慢慢地效率会提高更快。”  

  2006年,宝鸡市举办首届职工劳动技能大赛,麻建军被推荐参加。技艺精湛的他第一次参赛就获得了车工技能组第一名,并成为“宝鸡市车工技术能手”。

  麻建军总结他的获奖经验时说:“实践、琢磨、学习,要持续不间断。”

  事实上,这正是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的结果。工作中,他不局限于机械性地生产,而是会琢磨和思考工艺改进;回家后,就拿出专业书籍来看,给自己充电。几年下来,麻建军精心整理了四大本数控机床调试、操作和编程资料,自学了20多本专业书籍,记录了几万字的学习笔记。在不断地实践和总结中,他几乎每年都有至少2项工艺改进建议被集团公司认定和采纳。

  他的工作态度也影响着身边的不少工友。在徒弟康周锋的眼里,师傅温和细致,是他的偶像。“只要我有不懂的地方,师父都会毫无保留地给我讲。他总告诉我,年轻人要肯学善思,把工艺搞通搞精。”

  与麻建军共事20多年的高级技师翟江利说:“他热情实在,善于学习,不仅技术能力强,而且善于处理突发状况,是大家都信得过的人。”

  麻建军也从不让大家失望。重庆一家公司重点合同交货在即,正当公司上下十分焦急时,麻建军主动揽下“硬骨头”,把自己“钉”在试制现场,圆满完成了16台数控机床试车任务。负责给天津一家公司提供售后服务的同事不在,情急之下麻建军凭借经验和其他同事配合,为企业赢得信誉……

  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袁炜说,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正是得益于像麻建军这样的高技能人才,为此他们也在不断搭建技术人才梯队,畅通职工发展通道,让每个人都能尽展其才。

  记者采访发现,在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像麻建军这样的技术型兼知识型人才正在不断增加,并且趋于年轻化。

  如今,设备更新换代加速,麻建军学习的劲头并没有因年纪增长而懈怠,害怕忘记操作程序,他经常用手机拍下代码,需要时就拿出来看。“要精通每一个新设备,不敢掉队。”他说。


标签:劳动者;麻建军;车工;机床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