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举行科普活动 刘言 摄
中新网沈阳5月19日电(记者 朱明宇)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19日举行公众科学日活动,中国“潜龙三号”自主水下机器人首次公开展出。
5月19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举行公众科学日活动启动仪式。 朱明宇 摄
“潜龙三号”由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办公室立项,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作为技术总体单位,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共同研制,在2018年4月成功完成海试和试验性应用潜次。
5月19日,中国“潜龙三号”自主水下机器人首次公开展出。 朱明宇 摄
据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潜龙三号”总设计师刘健介绍,该水下机器人重约1.5吨,长约3.6米,整体造型像一条萌萌的小黄鱼,其头部为声呐探测器,中间鱼鳍可以转换方向,尾部是磁力探测系统,整体性能比“潜龙二号”有了不少提升。
5月19日,中国“潜龙三号”自主水下机器人首次公开展出。 朱明宇 摄
刘健表示,“潜龙三号”以完成大洋申请矿区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调查任务为主要目标,是一台具备微地貌测深侧扫声纳成图、温盐深剖面探测、甲烷探测、浊度探测、氧化还原电位探测、深海照相以及磁力探测等热液异常探测功能的4500米级自主潜水器。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潜龙三号”总设计师刘健接受采访。 朱明宇 摄
据了解,该自主水下机器人在2018年4月以高分通过了海上现场试验验收,是中国“蛟龙探海”计划潜龙系列发展的又一里程碑,为中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增添了利器。
在当日的公众科学日活动中,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在沈科研机构也同时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为前来参观的民众准备了一台科技大餐,整体活动将持续2天。
中科院沈阳分院副院长马越红表示,本次公众科学日该院将免费开放60余个实验站点、机器人展厅、标本馆等科普基地与场馆,通过专家科普报告、科学体验营、青年科技专家走进校园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全面展示中科院系统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展现科技造福人类的美好愿景,激发广大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关注和兴趣。
- 横跨三大洋 追逐“深蓝梦”――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回顾
- 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开幕 智能发展的“中国智慧”
- 我国减隔震建筑约占世界一半 防震减灾科技实现飞跃
- “深海勇士”号年龄最大乘客:82岁院士下潜获重要发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