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东北“泥人王”捏出快乐、回忆和乡情 近5年买泥10吨
2018年05月31日 14:40:30 来源:沈阳晚报 记者 吕佳

  心手合一!

  东北“泥人王”捏出快乐、回忆和乡情

  开办公益讲堂+进高校授艺 他要把绝活传下去

  不到一个小时,一块普通的泥巴就在王辰手中变成了活灵活现的泥人:抻面伙计、钉鞋匠、茶水伙计、卖糖葫芦的……表情夸张、形态各异、憨态可掬。

  69岁的王辰是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泥人制作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这些年,除了潜心创作泥人,他还面向社会开办了公益课堂,学生已有百余人,其中包括来自13个不同国家的外国学生。昨日,王辰接受了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的采访,讲述了东北“泥人王”的传奇故事,还有他那份“捏”出来的乡土情怀。

  让泥巴笑起来 也让自己笑起来

  昨日上午,在自己的泥人艺术馆中,王辰和学生们交流捏泥巴的技巧。大约10分钟后,他没用任何辅助工具,只靠一双巧手,便通过捏、塑、搓、揉、摁等技法,将一块普通的黄泥巴变成了一个张着大嘴、憨态可掬的泥人。

  王辰说:“我姥姥就爱捏泥人,母亲也喜欢,从小母亲手把手传授给我泥塑技艺。其实,我本应成为机械工程师,但由于太喜欢做手工,上班后主动调到单位俱乐部做了一名专业美工。当时我家住在三台子,那里的黄泥特别好,粘性大还细腻,我就天天捏,越捏越爱捏,从此,黄泥就再没离过手。最近五年,我买泥都有十吨了……”

  记者观察到,王辰捏的泥人大部分都在笑。他说:“捏泥人给我带来很多快乐,如果生活中有烦心事,我捏一捏都能给自己捏笑了。捏泥人是我疏导情绪的一个有效途径。”

  捏的不仅是回忆 更是一种情怀

  “接地气而不俗气。”王辰这样评价自己的泥人。他的作品主要表现东北人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豪放粗犷的性格,给人一种怀旧和回归自然的奇妙联想。

  多年来,王辰一直在不间断地创作泥人,他最得意的作品是“盛京老手艺”系列和农民形象。一个个老行当的人物,通过他的巧手变得鲜活起来:卖糖葫芦的、店小二、做抻面的、拉二胡的、剃头匠……每个人物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笑,身上穿着的则是东北特色棉袄和棉裤。

  “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老行当已经不多见了,但这些儿时的场景还深深印在我的心里。”王辰表示,他之所以通过泥人再现当年的风土人情,是因为他热爱这片土地,怀念童年的市井人情。

  公益授课学生上百 希望技艺传下去

  王辰除了自己“玩”泥人,还立志把“泥人王”的技艺传下去。皇姑区委宣传部为他建立了工作室,每周三都在这里举办公益讲堂。王辰的工作室位于长江街134号的舍利塔街道建赏欧洲社区,约20平方米,这里摆放着上百个形态各异的泥人,都是王辰和他的学生一起完成的。

  除了每周三按时给学员讲课,王辰还经常去高校为大学社团传授技艺,很多外国留学生特别喜欢和王辰一起“玩泥巴”,领略中国民间艺术的魅力。

  建赏欧洲社区的工作人员表示:“每年寒暑假,社区都会组织一些五六岁的小朋友来工作室玩泥巴,他们都很喜欢捏泥人。”王辰表示,自己有信心把这项民间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泥人王”:心手合一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记者:您捏泥人基本不用工具,为什么坚持徒手捏?

  王辰:我鼓励学生少用或者不用工具。因为手是由心来支配的,所谓“得心应手”嘛,我认为再好的工具也不如手。刚捏出的泥人带着制作者的指纹、体温甚至是思想和感情。想捏的时候才捏,一气呵成,心手合一呈现出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记者:您的下一代会继承这门手艺吗?

  王辰:我的儿子是美术老师,也很热爱这门手艺,他会成为王氏泥人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记者:我看到您的泥人烧制后多是泥土的本色……

  王辰:现代生活中,大家看到的华丽东西太多了,泥土的颜色朴实接地气,大家能找到返璞归真的感觉。看到泥人,可以让人找到儿时单纯的快乐。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 吕佳 文并摄

标签:泥人;泥人王;泥巴;生命力;学生;沈阳晚报;制作技艺 责任编辑:金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