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会bbox和rap的优先入群 微信“对骂群”缘何蹿红?
2018年06月16日 09:36:38 来源:工人日报 记者 彭冰 实习生 陈叙同

  充斥网络集体暴力的微信“对骂群”缘何蹿红?

  专家表示,“对骂群”辱没斯文,是对社会民风的伤害

  “iOS安卓互喷群”“摩拜单车ofo对骂群”“长发短发互撕群”“直男直女对骂群”……近期,各种微信“对骂群”大行其道,参战者隔空对骂,亢奋不已;潜水者游戏视之,自得其乐;还有人大跌眼镜,愤而举报……一时间,微信平台热闹非凡。

  充斥网络集体暴力的“对骂群”缘何蹿红?《工人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花式“对骂群”

  “对骂时心跳加速,头脑飞速运转,专心组织语言,很是有趣。”讲起自己加入“对骂群”的事儿,大学生程寓(化名)神情坦然。 程寓是通过一篇微博提供的二维码加入“对骂群”的。据说,这场骂战的源起,是美职篮总决赛中骑士队与勇士队的对战——因两家粉丝彼此看不顺眼,便建群互怼。

  吃不吃香菜、喝百事可乐还是可口可乐、身高1.8米以上还是以下、足球VS篮球、王者荣耀VS绝地求生、90后VS00后、南方人VS北方人……从饮食习惯、外貌身高,到兴趣爱好、地域差异,人们“狗血互喷”的由头五花八门。

  记者进入一些“对骂群”后看到,骂战中,有人言语粗俗,满口脏字;有的骂法花式,或采用rap说唱形式,或仿佛口技展示,甚至还有使用泰语、日语、韩语等外语对骂的。在其中一个群中,记者赫然看到这样的“要求”:会bbox和rap的优先,然后是绕口令和肺活量选手,最后是大嗓门…… “求拉进群”“想加”“求进群二维码”……随着各类“对骂群”的“野蛮生长”,花式骂法推陈出新,网友参与热情高涨。记者发现,有些对骂录屏在微博上被观看的次数甚至超过百万人次,“真的好有趣好恶心哦”等评论层出不穷。

  都是什么人热衷微信骂战?一些入群者告诉记者:“群成员以学生、职场年轻人居多,有‘杠精’,也有爱看热闹的吃瓜群众。” 有人乐在其中,有人无法容忍 “这就是一场娱乐游戏,玩的就是肆无忌惮地攻击别人。”程寓并未觉得自己加入骂战伤害了对垒一方或有违道德,反而感觉获得了某种心灵慰藉,“我觉得这可以帮助我们发泄情绪。”

  工作不到两年的小张,也是主动入群参战的,他的理由是:“职场人际关系复杂,而网络骂战可以毫无顾忌,反正大家互不相识,骂的时候痛快淋漓,骂过之后‘一笑泯恩仇’,谁都不会当真。”

  “我只是觉得新奇、好玩,最初不过想看看网络‘群架’。”24岁的发型师路骥被朋友拉进群后,不自觉地跟着加入了混战,“没想到,大家‘对骂’的形式那么丰富,让人忍不住想一起怼。”

  不过,大三学生李阳进群不久,就“惊恐”退群了,他皱着眉头对记者说:“太低俗,太颠覆三观了!人人肆无忌惮地爆粗口,集体无底线地侮辱对立方,大量用词粗俗至极。这种‘对骂群’的泛滥,让我感到悲观失望。”

  如李阳一般,部分群友“无法容忍”,并愤而举报。日前,微信平台发布了《关于微信群聊内文明对话、理性表达的规范与建议》,表示会根据用户投诉提交证据进行核实,对微信群明确存在整体恶意的,将实施限制群功能(封群)处理。

  虚拟空间并非法外之地

  “微信用户超过10亿,在这个超级社交平台上,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吉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付诚对记者表示,微信“对骂群”的出现,并不奇怪。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考虑到种种因素,很多人即便心生不满也只能压抑自己,而虚拟社交提供了一个可以肆意发泄的渠道,所以“对骂群”才应运而生。

  不过,付诚强调,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对骂都是不文明、不可取的行为。“野蛮粗暴的对骂,并不是维护自尊、获得存在感的合理方式,反而会令骂者丧失尊严,显得毫无修养与素质。想在网络骂战中‘痛快痛快嘴’的人,也只是生活中的懦夫,因为他们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戴上面具后见人就喷,这解决不了现实问题,还会造成社会不和谐。”

  微信“对骂群”的火爆,令中国网络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于天罡感到忧虑:“表面看,这是人们焦虑心理、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的集合反映。深层次看,这表明传统道德、现代基础文明教育还存在不足。群体性骂战,是对社会民风的伤害。”

  “网络极易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共同参与,形成蝴蝶效应。‘对骂群’辱没斯文的集体对骂,对于夹裹其中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尤为不利。”于天罡说。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传播公然侮辱他人的信息。吉林省法制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李冰对记者表示,“对骂群”是畸形的发泄和追求认同,要让参与者明白虚拟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更要想办法帮助他们纠偏现有价值观,引导人们通过正常途径释放情绪。


标签:网络暴力;对骂群;微信 责任编辑:冯一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