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结束之后,许多学生会把复习资料留给学弟学妹。图/视觉中国
在高校分类愈加细化、教育追逐国际化、选择倾向多元化的背景下,高中教育如何与其衔接,并为目前在大学里大力开展的通识教育打下一些基础,是很多教育界人士关心的问题。
高中教育的功能兼顾预备性与终结性。预备性是指为学生的升学做准备,强调的是学生需要具有何种知识储备、心智能力、资格要求和心性特征才能迈入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即为应试教育做准备;终结性则要求培养学生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即除了应试之外,还要为满足这个社会需要应该具备的能力。
高中教育如何兼顾眼前应试和长远适应社会这两个诉求?如何兼顾基础性与选择性、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如何协调课程的灵活性与知识的系统性?如何平衡多元评价与竞争筛选?
近日,在北京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在这个论坛上,批判纯粹功利的行为成为一个共识。如何在高考的功利性和必要的素质储备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坚认为,当下中国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仍是以标准答案和高分数为取向的学习、教学与评价。这让一些中学把数字当成办学目标,有的大学也出现了重研轻教的现象。
在有些地方,本来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新高考,也呈现出一些功利化特点。本来以个性选拔为目标的竞赛和自主化招生,也沾染了功利化的色彩。北京化工大学教授裴坚说,学生参加科研竞赛的动机不再单纯,逐渐演变异化为升学的捷径。
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的教育很难呈现多元化的评价。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丁钢说,“如何实现多元评价”是一个同时困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问题,在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尽管上海和浙江都加入了综合素质评价,但多元评价的落实,仍有很多问题。
一位受访专家认为,一方面,高中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内容减负,高考区分度不足;另一方面,学生为了在低难度考试中不出错,确保成绩的稳定性,会大量刷题,这加重了学业压力,低效重复的学习并没有构成真正的智识挑战,中学减负却成为增负。
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强调,中学生记忆力好,吸收能力强,这是其未来创造的基础,而不应把大量时间放在习题这样的被动学习中。他说,在中小学,要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建立人文教育的基础。“记诵经典是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人文涵养门径,不要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低年级学生也能学好看似艰深的文言文。”
与会者认为,当前,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发多元,生活体验愈加丰富,自我认知迅速发展,需要多元选拔机制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诉求。
但很多人不赞同把应试教育的问题都归咎于高考。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陆一说,高考如同一个建筑的钢架,是整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基础设施,旨在维护基本教育公平。“高考的粗筛效果是显著的,但难以做到细筛,而这方面自主招生与竞赛可以提供一个比较有效的补充。”
她指出,现实中,一方面,学科竞赛由于减负被削弱,另一方面,各种大学先修课程风行。“要认识到传统学科竞赛就是中国版的大学先修课程。我们对这些过去相当有效的选拔制度,应该重新进行客观的评估。”她认为,要改善应试教育问题,需要着眼于现实,中国大部分学校办学资源条件并不充裕,真正的教育是不计成本的,办学经费制约了理想教育的展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吴刚指出,中国基础教育的困境在于“为身份而斗争”,应试教育不过是功利教育的当代形态。他说,高考是目前相对高效和公正的筛选机制,它基于能力主义的筛选原则;教育因此成为身份建构的核心机制,也陷入普遍的身份焦虑之中,生生竞争与校校竞争是常态,技术层面的改革无法摆脱困境。
而素质教育又面临内涵模糊的质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提出,当我们在说素质教育之“名”时,我们说的是什么?作为一个概念,素质教育是作为一个“批判的武器”出场,它直指“应试教育”,这就形成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二元对立。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前校长王本中还认为,教育改革速度太快,折腾太多。他呼吁更加冷静地思考、理智地对话。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丁钢。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中学和大学是否存在衔接方面的问题?
丁钢:目前来说,中国的中学和大学是两种很不一样的教育生态。中国的中小学生,在应试压力之下,升学考试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教师非常呵护学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成绩好坏是衡量教师的标尺,双方是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双方也在相处中有感情,教师是真心希望学生进步的。
而问题也出在这里。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中学生最大的期望不是减轻学业压力,因为对他们来说,从小到大都有学业压力,不可抗、慢慢地也可接受了,相比之下,学生更希望能有一点自我掌控的时间和空间。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心酸的期待。学校、教师都是出自好心,但是把学生的所有时间都排满了。
而到了大学,一切就不同了。教师跟学生的关系,变成了“你没问题不要来找我,就算有问题,你最好想清楚问题再来找我”。
哪怕是最优秀的高中生,到了大学,也需要慢慢转变、适应。现在的大学希望能通过通识教育打开学生的视野,而对学生来说,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一切都要靠自己了。
我认为,这是截然不同的教育生态,双方需要通过对话,来了解彼此的需求,互相衔接,促进高中大学教育方式的改变。
中国新闻周刊:教育应当如何考虑个体的差异?
丁钢:从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到20世纪多元智能的提出,以及当今对个性化学习的强调,随着对学习个体差异认识的深入及其教育方式探究的不断推进,如何对待学习个体的差异及其施教和评价,成为了一个亘古常新的教育本质问题。
如果不置这样的前提,类似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取消文理分科、寒门难出贵子等种种说法,似乎可以社会正义的面貌取得正当性,而以统一和同一的尺度来衡量每个个体,并使应试教育获得现实的合理性。
如果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就不得不深刻地反思以上种种说法和现象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以及在大学招生中能否真正实现基于学习个体差异性发展基础上多元评价的社会公正。
总之,克服平均化和标准化教育系统对人们的分类和排名,回归人的本性,弘扬个性和尊重个体,不仅在于遵循教育本质,也在于回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多元需求。
中国新闻周刊:你认为,如何能实现保证差异性,又有同一标准的高考制度?
丁钢:我的建议是,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替代高考。这类考试可以从高一开始,每年考两次。具体来说,学业水平考试,其实就是学科测试。每个学科可以按照难度,出ABC三套卷。比如一个学生未来想填的志愿是中文系,那么他的数学考卷可以选择B卷甚至C卷,语文当然要选择A卷。
这样既和大学的专业方向相衔接,又能尊重不同人的个体差异,让学生从中学起就有更多的选择。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新高考允许学生从文理六门课中选择任意三门,这是否在朝着你所说的方向进行改革呢?
丁钢:这是有益的尝试,但不是根本性的改革。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学生的选择并不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