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盗猎者:做内容的搬运工 割用户的韭菜
一些知识付费产品标榜“病毒式营销”,一味把心思放在如何扩大销量上,知识本身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媒介。
“免费微课,5天拼会所有英语单词。”看到这样颇具诱惑力的广告,你相信吗?有媒体报道,有商家以免费英语课为名,让加入微信群的学员每天转发海报到朋友圈“打卡”。5天免费课程后,开始“知识收费”,全套课程398元,而教授的内容却盗用自他人。所谓直播授课,实际上是在播录音。这样的商家,被形象地称为“知识盗猎者”。
知识付费是近年来颇为火热的概念。有别于传统上人们通过学校教育学习的途径,一些机构和个人通过自媒体开展商业性质的知识传播。作为一种互联网经济模式,知识付费产品在市场上经受了一定检验,一些“知识明星”甚至以此发家致富,获得了比在传统教育行业高得多的巨额收入。
互联网时代,社会的知识结构体系日新月异。昨天站在风口上的还是人工智能,今天的区块链也迟早变成明日黄花。受此趋势影响,很多人产生了知识储备跟不上时代的焦虑感。知识付费产品的盛行,跟现代人的知识焦虑是分不开的。而恰恰是这种焦虑,有望促成社会整体智识的更新迭代,让“终身学习”理念贯彻到实践中。
但是,知识付费的概念被反复包装和炒作,难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有的知识付费产品只关注营销,并不真正关心是否让用户学有所成。更恶劣的是,不少知识付费产品没有真正的原创能力,它们不过是知识的“盗猎者”和“搬运工”。
面对现代社会的知识焦虑,知识付费产品将艰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的传播商品,确实能满足部分公众的需求。然而,如果真的期待通过所谓知识付费产品获得个人知识体系的跃升,恐怕是不现实的。很多知识付费产品为了吸引人购买,注重把内容讲述得通俗化、娱乐化,并以牺牲系统性和准确性为代价——这样的学习,显然跟在大学课堂里扎扎实实地听完一学期课程有明显区别。多数知识付费产品只能满足普及性需求,远远没有商家宣称的那么神的效果。
以学英语为例,“5天拼会所有英语单词”,明眼人一眼就能识破:如此广告纯属忽悠。很多大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也未必能在日常使用中熟练运用,就算在英语国家生活三年五载,也很难掌握和以英语为母语者相同的单词量。这样的知识付费产品,不过是过去速成式教育的改头换面,以另一种面貌“吸金”罢了。
目前,有的低端的知识付费产品已形成了一条侵权盗版的产业链。大量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成为盗版者转卖内容的渠道。这还是坦然打着“转卖”旗号的。更恶劣的商家,就像本文开头提及的那样,将收费内容换个标题、改个说法,公然把别人的产品“洗”成了自己的原创。如此知识付费产品,简直是赤裸裸地玷污知识。
一些知识付费产品的营销方式更让人心生厌恶。为扩大订户,一些商家像传销组织那样,穷尽手段鼓励用户发展下线。用户发展的下线越多,本人订阅所需支付的费用就越少,甚至还能反向获得提成。一些知识付费产品标榜“病毒式营销”,一味把心思放在如何扩大销量上,知识本身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媒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管传播方式怎么变,人们获取和掌握知识都建立在勤奋学习的前提上,一夜速成的奢望注定要落空。面向大众的知识具有公益属性,即便做成商品,也不能违背互联网社会的开放性。不管怎样,把知识开发成产品,前提是尊重知识、保护知识,而不是侵犯原创者的权益,成为“知识盗猎者”
- 公安副局长微信群内容曝光 网友:这剧情只在影视剧见过
- 网购评价黑产链探秘:层层外包 中间人买卖评价可赚钱
- 【诚信建设万里行】“山寨期货”坑苦投资者 官方给出4种辨识方式
- 移动支付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加速“智慧生活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