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9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张旻璐 记者 孙雯)7月28日晚8点,央视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十年”特辑,84岁的物理学家陈佳洱率领一众“朗读者”出场,其中,有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天新。蔡天新与观众分享了他的新作《我的大学》(商务印书馆)中的篇章。
1978年10月,15岁的蔡天新从浙江台州黄岩县城出发,经由杭州转乘火车,越过长江、淮河,来到济南。
火车开动之时,他大约也未曾想到,自己会在山东大学数学系度过9年(本、硕、博)的学习时光。
40年光阴挥手而过,如今,蔡天新推出新作《我的大学》,这本书由32篇回忆性随笔组成。在对往事的追溯中,蔡天新清晰地解剖着每一处所到之地。从他的描述中,阅读者可以看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以及他在那个时代的南北方之间不断穿梭中经历的往事。
“经过二十一个小时的企盼,火车到达了济南站。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座欧式风格的建筑,尤其是高耸的大钟楼,是由一位叫赫尔曼·菲舍尔的德国青年建筑师设计的。虽然后来不幸被拆除,但我新千年的几次德国之旅仍然想起它。”
蔡天新写到自己入学之旅经过的济南火车站,它四十年前的样子,如今存于档案资料中,也存于蔡天新等一代人的讲述中。
《我的大学》中,以无数这样的瞬间,让阅读者走入蔡天新在大学求学时行走过的所有地方,回望逝去的年代,又牵引出过去与未来的勾连。
他写西安,取名为《长安》——从周文王建都谈起,再说到他抵达西安时一个清冷的早晨,搭车去了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游览大小雁塔时,不禁谈到玄奘西游、引出火烧阿房宫等一系列历史。
蔡天新认为每一方踏足过的土地都让他受益匪浅:在黄山,体验“黄山画派”的艺术之美;在外滩,感受各国历史建筑交叠;在泰山,历数登临泰山的王者……
《我的大学》写到了很多人的故事,对于今天迈入大学校门的90后学子而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校园里,有着不同于今天的传奇。
潘承洞是蔡天新在研究生期间的老师,作为国内著名的数学家、《哥德巴赫猜想》作者之一的潘师,在日常生活中是一位极其平易近人的老先生。作者曾用这么一个细节描述他的潘师:“我可能是第一个与潘师对弈象棋的……棋如其人,潘师有大将风度,从来落子无悔,与此同时,他却允许我偶尔悔棋。”
师友共处的9年,蔡天新不断完善着自少年至青年时代的自我。他说,大学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仅仅修完学校安排的课程,实在浪费时光。正因如此,40年前的蔡天新,成了今天的蔡天新——在数学家之外,还是在行旅中写作着的诗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