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生态农庄不生态 前门农家乐后门废水污水直排入河
随着暑期的到来,许多城市周边的农家乐、生态农庄生意火爆,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热门地带。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农家乐和生态农庄“前门生态、后门排污”,将餐厨废水和厕所污水直接排到附近的河流或地里,形成了“臭水沟”和“垃圾堆”,给周边环境造成了污染。
近日,记者来到湖南一县城周边的生态农庄。据经营者介绍,目前正值旅游旺季,最多时一天能接待上百名游客,大家在这里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自己动手烹饪美食。然而在后厨,记者看到做饭时产生的油污废水和洗碗水,以及厕所排出的污水等混杂在一起,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旁边的水渠里。
记者:这是从哪排出来的水?
经营者:是厨房和卫生间的生活污水。以前也是这么排放的,也没人说。
记者:排到引水渠吗?
经营者:不是排到引水渠,而是排放到旁边的河流。现在很多农家乐都是这样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
由于各种废水长期排放到这里,导致水渠里聚集了大量的黑色粘稠物体,在岸边就能闻到刺鼻的臭味。
记者:这些都是从哪流过来的?怎么都是黑水呢?
经营者:这些黑臭又粘稠的生活污水,从做餐饮的下水道流淌过来的。
记者:常年都这么排吗?
经营者:对。
而在这条污水渠旁边,就是一片农田。
经营者:以前生态农庄没这么多人,也没这么大排污量,可能没到湖里就被土地吸收了。现在问题周边都是农庄,而真正做到污水净化处理的不是很多。
根据当地一家检测机构对水质采样检测显示,这些指标符合污水直排的特征。专家表示,这些排出的污水很有可能对周边的河流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列宇:大量的餐饮废水,如果没有处理直接往河里排,首先肯定是会引起水质恶化,其次可能会引起一些生态系统的退化。
经营者对投资环保设施持观望态度
在距离一家农庄不远的地方,就是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而就在这片水源保护地的周边,还有大大小小各种规模的农家乐以及生态农庄。究竟这种排污现象是个别农家乐所为?还是其他农庄也存在类似问题?
在一家主打原生态土菜馆的农家乐里,来往的客人络绎不绝。游客可以从这家农家乐的绿色生态菜园里采摘蔬菜后,直接拿到厨房烹饪加工。然而紧邻这片菜园旁边的一条小河,却令人有些倒胃口。
记者看到,从厨房排出的污水直接流到了河里,在河岸两边还有各种垃圾废物,地面上覆盖着长期排污所形成的黑色淤泥。
在采访中,有些农家乐经营者表现出一种“法不责众”的心态。
记者:直接往沟里排?
经营者:对。农村没人来管,城市里面不也是一样的,小餐馆里哪个还搞一个污水处理池啊?
经营者:上次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来讲,说这样污水直排不可行,需要做一个污水处理池。
记者:环保局一般多久来检查一次?
经营者:他也没来检查,只是在这里吃饭的时候告知我做好油烟净化和污水处理。
另外还有一些农家乐经营者对于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规模等存在一定的顾虑,因此还处于迟疑阶段。
经营者:环保这块我们一定要做,我们老板也很重视这个东西。但现在建污水处理设施的可能性不大。
加强环保监督 提升环保意识
近年来,农村环境整治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注重例如垃圾清运、道路清洁等“看得见的垃圾”的同时,针对空气、水、土壤等污染的“治本”工作更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特别的关注。在各地纷纷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先念好“环保”这道“紧箍咒”。
针对目前的情况,湖南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处长刘帅认为,相关部门对农家乐排污的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湖南省人大环资委监督处处长 刘帅:农家乐都比较分散,而且都是独立的户院,按照现在的技术和管理都不是难度。现在就是大家在投资上舍不得下力,需要投入一定资金来进行治理。而监管部门也要加强监督,行政监督、执法监督要做到位,并且后续也要跟进。
专家认为,还应尽快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张列宇:农家乐如果对自家产生的废水,或者餐厨废物,能够及时地进行处理处置的话,才能够满足周边的环境要求。
因为农家乐它最典型一个特点就是分散、隐蔽,而且特别难管理。如果公众也能参与,就能够有效解决这个事情。如打相应的环保部门的举报电话,当地的政府部门应该立即去制止这种行为。
目前,有些农家乐已经开始清淤工作,准备进行环保改造。
生态农庄经营者:我觉得,必须是生态的,客人才能来,自己才能在这住。没有绿山青山,谁会过来,客人都不会来,你的金子银子从哪里来呢?
据了解,在我国江苏等地,一些农家乐采用“乡村雨水花园微湿地”的方式进行污水处理。他们将零散的雨水花园小微湿地设计成系统单元,进行地表径流的收集、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达到对周围环境的废水零污染。这样既能大大降低建设和运营成本,又能与农家乐现有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 【脱贫攻坚在行动】青海尖扎县做好“旅游饭”,把“德吉”刷爆朋友圈
- 中国第七大沙漠治理:引黄河凌水“沙漠变绿洲”
- 整治废电池流入黑市需立法发力 监管待形成合力
- 【脱贫攻坚在行动】贵州“花茂”忆乡愁:村民开起农家乐 红色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