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二手车平台的实际操作与广告宣传不符。 徐骏 作 新华社发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二手车直卖节开始啦”,电视和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二手车平台广告不间断地播出,颇有洗脑之势,让观众印象深刻。电商把二手车交易搬到互联网上,省去了交易的很多环节,方便了买卖双方。但随着在平台上的交易越来越多,很多问题也陆续暴露出来,其中的诸多猫腻,让顾客在不察之下中招。
二手车成了“问题车”
太原市民吴先生在某二手车交易平台购买二手车时,就吃了一个暗亏。
吴先生在平台上看中一款大众帕萨特,价格也合理,于是就付款购买。但在使用了一段时间送去保养的时候,他才发现这辆车有着各种问题:车辆出过事故,左前门更换过,公里数调整过……感到上当的吴先生马上联系二手车平台要求退款,结果被平台以“使用时间太长”而拒绝。
这一事例暴露出在网上二手车交易过程中的一个问题,即二手车的检测都是由平台自己进行,网站上也会显示经过了上百项检测,但是检测的可信度难以确定,并没有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认证。
除车辆的检测之外,其他问题也在困扰着消费者。例如,购买车辆后无法过户,在购买过程中遭遇诈骗,有的甚至还买到了套牌车。而二手车电商平台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出现消费问题之后的协商解决以及权益维护都存在不少困难。
随着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增强,诚信危机加重,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市场规模因此受到限制,无法进一步壮大。
“信息不对称”害了买家
过去的二手车交易一般是面对面进行,对于车况买卖双方能够做到信息对称,不会出现过大的信息偏差。而在电商平台上交易,对车况的了解绝大多数都依靠网站登载的信息,即使见面看车,也一般不会再做更加细致的探查。信息在买卖双方无法对称,就会影响车辆在交易后的使用。
“买卖双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二手车平台出现如此多猫腻的重要原因。”宁波大学商学院讲师王昕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消费者在线下市场尚且很难完全掌握二手车质量的信息,在线上二手车平台能够用于判断二手车质量的信息更少,且很难识别信息的真伪。商家则掌握着二手车质量的全部信息,可以选择隐瞒或者故意编造信息,将二手车尽快卖出去,从中牟取利益。
在线二手车交易平台是近些年来才出现的新兴业态,它取消了代理环节,为消费者和卖家直接搭建交易平台,买卖双方能够直接进行交易。而且电商平台提供相应的一系列服务,让交易变得更加顺畅。
但新生事物毕竟不成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缺陷。“由于发展时间短,目前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成熟的和权威的质量认证体系,这使得消费者权益很难得到保障。”王昕天说。
“透明、诚信、监管”一个不能少
要让在线二手车平台向正规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有序、健康的互联网二手车交易市场,必须加强监管。
王昕天建议,要借助信息技术增加透明度。“应该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二手车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对二手车质量的监控,相关信息向消费者公开,还消费者一个公开透明的线上二手车市场。”
相关部门也提示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不要只注意车况,还要注意车辆的手续是否完备、是否出过事故、是否有违反交规未处理情况等。对商家的广告要小心对待,相关事项要落实在合同中,为将来出现问题追责留有根据。
目前,线上二手车平台相应的监管制度,诸如资格认证、质量监控、事后追责等细化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同时,二手车市场具有小、散、乱等特点,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还可能出现金融风险、信息风险、质量风险等。对此,王昕天认为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监管制度。
针对在线二手车平台越来越严重的诚信问题,王昕天认为,应该探索建立一个诚信交易体系,并且能够全国联网,在交易过程中可以随时查询,让失信者无法顺利完成交易。“要为二手车买卖双方打造一个诚信、健康的线上交易环境。”(记者 张一琪)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