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贵州采用大数据打造“数据铁笼” 何以成监督利器?
2018年08月09日 09:15:0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图为桐梓县群众在民生资金(项目)大数据平台上查询信息。(资料图片)

  海量数据比对揪出蝇贪硕鼠,足不出村举报直通纪委监委……近年来,贵州省采用大数据手段,打造“数据铁笼”,为监督执纪插上“科技翅膀”——

  大数据何以成监督利器?

  8月7日,贵州省龙里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冯金霞打开县“三公”经费监督系统,输入密码,全县88个部门和单位公务消费情况便一目了然地呈现在面前。

  “你看,这里有预警。”冯金霞指着弹出的预警信息介绍,通过对各部门公务消费情况自动统计分析,一旦出现公务消费量过大、增速过快等异常问题,系统就会自动弹出预警信息。

  就在今年2月,龙里县卫计局一个月内办公用品采购花费超过15万元,被系统“亮灯预警”。县纪委监委核查发现,时任卫计局局长罗显琴违规用办公用品发票报销采购酒水费用。最终,罗显琴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近年来,贵州省依托大数据技术在扶贫民生领域、“三公”经费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建立了四个监督系统,为监督执纪插上“科技翅膀”,推动了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在贵州已成为一把监督利器。

  织密“无形巨网”,发现问题更及时

  “要不是这个高科技,我都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居然还‘活着’!”通过大数据民生监督终端机查到的信息,让贵州省六枝特区新场乡松坝村村民熊某难以置信。

  今年年初,熊某在村里民生监督终端机上查询家庭养老保险金发放情况时,无意间发现已经去世两年的母亲每月仍在“按时领取”养老保险金。熊某随后将相关问题反映至六枝特区纪委监委。

  六枝特区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比对核实,发现松坝村原社保协管员李卓冒领养老保险金问题线索。李卓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今年上半年,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已采集5.5亿条民生资金类数据,比对发现问题数据27.5万余条,通过核实发现违规问题6934个,立案186件,追回资金615万余元。”贵州省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主任沈川介绍有关情况时,在5.5亿这个数据上加重了语气。

  5.5亿条数据,支撑贵州建起一张“监督巨网”。而且,这样的“巨网”不止一张。

  “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对象的大幅增加倒逼我们思考如何在管住大多数、及时发现问题上下功夫。”贵州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监督系统”应运而生。

  ——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建设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个人信息、工商数据、死亡数据等60个比对模型,实现对扶贫民生领域资金使用发放情况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督。

  ——“三公”经费监督系统。建立“数据分析平台”和“业务监控平台”,将公务消费分支付方式、资金用途等限制条件设置监控规则,事前禁止、事中拦截、事后预警。

  ——审查调查监督管理系统。以纪委监督执纪和监委调查处置各环节程序为主线,审查调查全环节留痕溯查、审批动态跟踪、限时自动预警督办、数据自动汇总统计。

  ——“黔纪党建云”系统。设置主题教育、组织生活、支部建设等9大板块,把分散的党建工作“条数据”汇集形成“块数据”,让党员干部学习工作时时处处留下痕迹,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教育监督管理。

  在贵州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黄文胜看来,建设大数据监督系统,最难的是数据共享。“贵州这几年大数据发展得风生水起,各部门的信息储存、开发利用成绩显著,为系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有了这几张‘网’,监督就更方便更有效了。”安龙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县纪委监委通过“三公”经费监督系统,发现了一辆公车在笃山镇和新桥镇之间连续往返23天。通过调查,查实笃山镇党委书记陈某违规使用公车。陈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退还油料费6900元。

  锁定线索“精准出击”,案件查办更给力

  “上午到九龙屯村核查危房改造问题线索,下午约谈一位有苗头性问题反映的站所负责人。”最近一段时间,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纪委书记王智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满满的。而半年前,问题线索可没这么多。

  获取线索难、查办案件难,是曾经一个时期贵州基层纪检监察组织面临的难题。对很多县乡纪委来说,发现问题基本靠坐等,核查线索基本靠人工。破解这种困局,实现迅速锁定线索、提高办案效率,得益于科技手段的运用。

  以扶贫民生领域为例,围绕“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问题”这条主线,贵州省通过建立扶贫民生资金监督系统,打通民政、人社、住建等部门的数据共享的信息壁垒,做到通过数据比对就能快速发现和处置问题。

  “这些比对模型就像一张红外线探测网,只要触碰到任何一点都会引发报警。”贵州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扶贫民生资金监督系统可批量式发现并收集异常数据,再交由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核实查证。

  在核查工作中,大数据也助力不小。“以前办案需要人工收集、整理问题线索,再去协调公安、民政、银行等部门一一查实,一个案子往往要好几个月。现在,对着电脑就能发现问题数据,而且可以当即与相关部门核实,大大缩短了办案周期,提高了办案质量。”盘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扶贫民生资金监督系统实现了数据的自动统计、自动比对、自动分析,能快速筛查锁定问题线索。

  为了更加精准发现问题,贵州省还把监督入口直接搬到了群众家门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将所有民生项目、民生资金和民生政策全部上网公开,在全州所有的乡镇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委会等,安装了1100多台触控一体机,群众在家门口刷一下身份证,就能查到享受哪些优惠政策、补助金额具体是多少。

  因为贪污挪用群众养老保险金而心里有鬼的晴隆县光照镇社保所副所长陈某,每看到有人在小区门口的终端机上查询,就感觉像有人在戳自己。担惊受怕10多天后,他选择了投案。

  “通过大数据监督系统,真正变‘大海捞针’为‘精准出击’。”贵州省纪委监委调研法规室主任李娟说,系统建设大大提升了发现、查处问题的能力。

  自上而下“信息直通”,落实责任有抓手

  大数据运用,实现了自上而下的“信息直通”,除了方便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也让各级职能部门落实责任少了借口,多了抓手。

  “以前单纯靠人力寻找‘三公’经费方面的问题线索,效果不理想,慢慢变成不敢监管、不愿监管、不会监管。”贵州省财政厅厅长晏婉萍说,自从建立“三公”经费监督系统,他们感觉职责更清晰、方向更明确了。今年上半年,财政厅通过监督管理系统收到预警数据684条,涉及金额1395.48万元。

  而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的建设,为同一条线上各职能部门厘清责任、发现漏洞、加强监管,提供了有利契机。

  “我们将4万余个路路通项目的建设规模、覆盖受益群众等50.73万条信息与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进行实时交换,为追踪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提供了数据支撑。”贵州省公路局局长张胤举例介绍,毕节市交通运输局通过监管平台智能分析比对进度数据,发现并追责履职不力、监督不力干部67人。

  技术手段的优势在于实时监督、全程留痕。这些痕迹为分析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提供了有益指引。

  “感谢党组织及时约谈,没让我犯更大的错误。”遵义市红花岗区工业经济局副局长宋山违规开公车见家人,“三公”经费监督系统第一时间提示车辆轨迹异常后,区党委及时就相关情况对其进行了约谈。“可以说,大数据提供了之前我们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为主体责任履行提供了新抓手。”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数据平台比对发现摆金镇陈某、王某不符合相关条件却违规享受贫困户待遇,而且他们还是公职人员家属。”惠水县纪委监委对大数据平台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在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同时,对全县20余家部门、镇(街道)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督促相关部门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要把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同纪检监察工作有效结合起来,运用大数据思维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科学化水平,做到精准监督、精准执纪。”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夏红民表示,下一步贵州将继续坚持以“一体推进”的理念思路统筹谋划各项工作,以大数据思维和技术,搭建线上线下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络。(本报记者 邱杰)

标签:大数据;民生资金;监督;纪委;民生领域;线索;扶贫;贵州省;纪委监委;违规 责任编辑:吴盈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